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葬明1644> 第212章 多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章 多铎(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自太宗文皇帝迁都燕京以来,陕西一直就是明廷最为重要的将领和兵员来源地。

为大明朝廷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军事人才。

同时,陕西也是明末大起义的发源地,农民军能够数得着的领袖人物,基本上都是陕西的。

陕西一边源源不断地向农民军输送人才,而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等明廷大员,同样也大肆招募陕西人编练成军,去对抗农民军。

经过十几年的战火蹂躏,此地民贫地,情况并不比河南好多少。

李自成攻克西安之后,改秦王府为皇宫,正式在此建号称帝。

只是到了乙酉年二月末这个时间节点上,这座宫殿的两任主人都早已不知去向何处,占据此间的,是一群衣着怪异,梳着辫子的陌生人。

对于古老的三秦大地来说,这些人是如此的陌生,但是在清廷,他们可都是威名赫赫的国之柱石。

此刻,聚集在秦王宫承运殿内的,分别是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蒙古正红旗都统、一等轻车都尉恩格图,固山额真阿山、固山额真马喇希,以及陕西总督孟乔芳等人。

这些满清的军政文武大员,此时齐齐跪在大殿之内,恭听圣谕。

“谕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曰:闻尔等破流贼于潼关,遂得西安,不胜嘉悦。初曾密谕尔等往取南京,今既攻破流贼,大业已成,可将处事宜交与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等。”

“尔等相机即遵前命趋往南京。”

“大丈夫为国建功正在此时,其勉之。”

“其随英亲王、豫亲王之汉军,自固山真、梅勒章京以下兵丁、马甲、红衣炮均分为二,著英亲王、豫亲王各行督领……………”

多铎这一路兵马,本来就是打算去收取南京的,结果走到半道,大顺搞出了个怀庆之战,在河南、山西等地掀起了一股抗清小高潮,成功地把多铎的大军也给吸引了过去。

多铎部在孟津渡河之后,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发起潼关之战,本年正月十八日占领西安,到这个时候已经一个多月了。

他们这些人,一直留在西安,等待北京方面的进一步指示。

如今指示终于来了,没有任何的意外,还是要求多铎所部兵马,按原计划去收取南京。

本来,西安这边还有阿济格的西路军在,不过前几天走了,准备经蓝田、商洛往河南而去,继续追杀李自成。

尽管人少了一大半,但此时留在西安的阵容,仍然称得上将星云集。

一番必要的流程之后,多铎等人接了谕旨,当即就在承运殿商议起来。

由于自去年山海关之战开始,满清攻取天下之顺利,大大超乎了他们自己的预料。

多尔衮在刚刚进京的时候,还不敢相信大清最终能够一统天下,说“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尔”。

当时抱着的还是能打下多少地盘,就打下多少地盘,怎么看都是赚的心态。

谁知道入关之后,清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短短几个月间,已经扫平了大河南北,打遍天下无敌手。

曾经搞得海内鼎沸,逼死崇祯的顺军,在清军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顺军尚且如此,连顺军也不如的,江南那些虾兵蟹将就更不用说了。

此时此刻,不论是多铎这样的满八旗,还是恩格图这样的蒙古八旗,亦或是孔有德这些汉军,全都信心高涨,丝毫不觉得收取江南会有什么难度。

摄政王的谕旨里,有一句话是真的:“大丈夫为国建功,正在此时!”

大家都觉得,攻取南京,就是大清的最后一战了,往后可就没有什么建立功勋的机会了。

众人士气高昂,讨论如何攻取江南的方略时,也全都兴高采烈,眉飞色舞。

“九王的谕令,大家刚才都已经听到了,陕西既已平定,我等仍旧要去收取江南之地。”

豫亲王多铎高坐承运殿的宝座之上,语气颇为轻松地说道:“本王前次派人出潼关往河南等处哨探,近几日已经陆续有消息回报。河南乡野凋敝,守备空虚,没一支可战的兵马。之前闻听那江南国主,委派高杰之辈北伐,谁

成想,竟是在睢州就被那许定国设计擒杀。如今许定国已渡河投奔肃亲王而去。如今洛阳、归德,乃至徐、泗一带,已经无有能战之兵可言。”

清初的时候,满清几大亲王有一个不成文的排序,起初是源于努尔哈赤分封的八大贝勒,当时多尔衮和多铎年纪最幼,排在最后,因此被称为九王、十王。

这个称呼虽然是非正式的,但流传很广,连朝鲜使者都在笔记上写“十王如何如何”“九王如何如何”。

不过这几个王爷当中,基本上只有多尔衮和多铎会被这样排序,而前面的那几个辈分又高,年龄又大,多铎自然不愿意叫他们大王、二王、三王什么的,那岂不是自我矮化?

一律通通按照爵位封号来称呼。

至于说为什么八大贝勒会有十个人,这也并不奇怪,毕竟四大天王有五个,那么八大贝勒有十个,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多铎如今刚刚三十出头,相当地年轻,这时一时兴起,又用很是怪异的陕西口音,轻笑道:“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这句话本来是去年李自成在西安登基时,所发诏书里的一句话。

这个时候由多铎之口说出来,既讽刺了苟存于江南的小朝廷,又讽刺了如今再度变为流寇的大顺王朝。

可谓杀伤力拉满。

恩格图等人先是一怔,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一时之间,承运殿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报!”

正在此时,承运殿之外,两个马甲在侍卫们的搀扶引领之下,往这边而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两个马甲风尘仆仆,都没有戴盔帽,所穿甲胄也多有破损,身上满是陈旧干涸的血迹。

这两人辫子散乱,眼中布满了鲜红的血丝,两腿弯曲到不能伸直,走路都需要靠人来搀扶,显然是几天没有合眼,一直在骑马。

殿中众人虽然年纪较轻,但却都是领兵多年的老将,一见到这幅情景,心中都本能的咯噔了一下,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多铎脸上还残存着刚才那种云淡风轻的笑容,但眼神却已是严肃了起来,定定的望着那两个马甲。

“禀,禀报大王,奴才等都是镶白旗牛录额真博尔济吉特?巴图麾下的兵丁,前次奉了大王的令,由洛阳往汝州等处哨探,不想竟在鲁山县遇到了一伙极为厉害的尼堪兵马......”

其中一个马甲跪在地上,声泪俱下的诉说起了他们在鲁山的遭遇。

起初,他还能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可当说到他们被困在山中,前后夹击,以至溃不成军,被那伙尼堪兵马当猪羊宰杀之时,再也遏制不住心中的悲痛,嚎啕大哭起来。

他这么一哭,旁边那个马甲也跟着哭了起来。

方才还充满了快活气氛的承运殿内,立刻被一股伤心欲绝,悲痛不已的干嚎声所包围。

2  𝟼  2  X  Ⓢ .  𝘾o  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