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此时,以樊城北门为界,城内城外仍有大量清兵堆集,主要是吴军的胡国柱、夏国相、吴国贵、郭壮图等部,以及尚军的许尔显和金玉奎部。
班志富是自己带着亲兵回来告急的,不想却被吴三桂卖了,做了俘虏,但他的兵马,这时还在城中。
除此之外,城外还有鄂硕领衔的一标真夷马兵。
以及大量的包衣、包衣阿哈,还有炮兵、辅兵、随军工匠等等。
从整个人数上来说,襄樊营并不占优势,各部清兵加起来,仍是很大一坨的夹生饭。
但韩大人胃口好,从来不吃软饭,夹生饭也要硬把他吃下去。
清河附近的动静,自然传到了胡国柱等人这里,但他们只知道吴、尚二位王爷的大纛不见了,具体是什么情况,并不清楚。
这些人一商量,仍是打算负隅顽抗,死战到底,如果不能突围的话,就撤回樊城,固守待援,等待对岸的清兵来救自己。
可惜,这样的想法还未来得及付诸行动,一大股襄樊营士卒就渡过汉水抵达樊城。
在整个樊城保卫战的这十来天里,陈大郎的第三司一直待在襄阳,尽管也保障了镇抚司搞整风运动,但毕竟和结结实实的战功没法比。
整个第三司上下,全都憋着一股要打鞑子,要立功的劲头。
甫一到樊城,就立刻发起了进攻。
这一下子,狠狠地捅了一众二鞑子的菊花,胡国柱、夏国相等人根本没有料到,襄樊营居然还能在身后弄出一支如此生猛的力量。
众将立时鬼哭狼嚎,鸡飞狗跳。
大家又急忙派人回去阻挡第三司的推进,而这时正面战场上,不知从何而来的,襄樊营的兵马也越来越多,很多还都是用新式火铳的火枪兵。
这些火枪兵没有花里胡哨的招数,就是一行一行一列一列的向前推进,第一排打完了第二排续上,第二排打完了第三排再续上,如此反复。
这样简单到不讲道理的打法,却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人命收割机。
并且,在推进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极高的纪律性,也使得所有当面之敌,都会感受到本能的恐惧。
被前后夹击,又缺乏主心骨,使得吴、尚两军的士气快速消散,只是凭借着局部的人数优势,还在苦苦支撑。
可就在这时,负责防备西门的吴军千总梁化凤,忽然临阵倒戈,直接投了襄樊营,狠狠背刺了众人一刀。
彻底的失败,终于不可避免的要到来了。
韩复让王光恩、王金锁他们带着班志富等降将,又用担架把尚可喜也给抬着,弄到两军阵前,结果,见到这一幕,尚军的许尔显,金玉奎等部立刻丧失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意志,大片大片的放下武器投降。
而吴军残部也士气崩溃,开始四散而逃,如同被丢了个炮仗的粪坑,屎炸得到处都是。
由西边而来的西营兵马,正好围堵住了他们的去路。
大围剿之下,任何成建制的,有组织的敌军都会成为优先攻击的目标,那些无头苍蝇一般的乱兵襄樊营不管,就专挑那些有组织的打!
胡国柱、夏国相和吴国贵这哥仨,本来还都各自带着一标人马跑路,但发现这样反而会被盯上,会挨最毒的打以后,众人立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作鸟兽散。
尽管肃清和围剿的工作可能还要持续很久,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战事已经结束了,襄樊营在韩复的领导之下,取得了无可辩驳的,无比辉煌的胜利。
这是自满清入关以来,汉人将领在面对清兵时,所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在北至吕堰驿,南至樊城,东至唐白河,西至赵家洼的,长宽都在几十里的宽大战线上,这片广袤的原野就像是锅中煮沸的水,正咕噜咕噜的往外冒着热气。
并且伴随着太阳的不断升起,沸腾的愈发厉害。
在这边阳光下,不论是真鞑子还是二鞑子,都抱头鼠窜,惶惶如丧家之犬。
而也是在这片阳光下,襄樊营士卒奋勇杀贼,气势如龙。
就像是韩复亲率侍从卫队,吹起反攻号角时说的那句话一样??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
唐白河左岸的情况,自然立刻引起了右岸清兵的注意。
本来按照阿济格的计划,让吴三桂与尚可喜承担攻克樊城的重担,拔除汉水边的这颗钉子。
而他本人则渡过唐白河,向南推进,驻扎在襄阳东面的区域,如此不仅可以监视襄阳城中动向,与吴、尚二部互为犄角,并且一旦攻克襄阳,他就可以立即南下,不耽误追击李自成的任务。
若是短时间内实在啃不下樊城,阿济格也不打算久留,届时就会把吴三桂、尚可喜留下来慢慢打,只要能够将襄樊营牵制住就行了,他依然还是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追击李自成的任务当中。
可以说,阿济格的这种安排还是很周全的,今天凌晨传来的消息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樊城确实比想象中的难啃,但吴、尚二王合力,还是即将要彻底拿下此城,将韩复赶下汉江了。
但从拂晓开始,情况似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阿济格的大营扎在襄阳对面的汉水东岸附近,离樊城有一定的距离,又有汉水和唐白河阻隔,想要派过去查探消息的探马,又被游弋在唐白河上的水师所阻挡。
一直到了午后,阿济格还是没能得到确切无误的消息。
此时,账内。
阿济格这几天来虽未打仗,但根本没法得到什么休息,这时更是走来走去,急得抓耳挠腮,坐立难安,满嘴巴都是泡。
“八王稍安勿躁,想那韩复,不过一小小都尉,手下兵马也不过数千而已。况且此股贼兵,先前已屡遭重创,恐怕活人都没几个了,又能掀起什么风浪?估计是那韩贼重压之下,失了心智,领兵窜逃,吴、尚二王兵马在后追
逐,以至纷纷扰扰,误传有警。”
说话的乃是贝子满达海。
清朝皇室封爵中,贝子在第四等,低于亲王、郡王和贝勒。
满达海是大贝勒代善的儿子,努尔哈赤的孙子,按照明朝的规制,至少也是一个郡王,但在清廷,只是第四等的贝子。
这个贝子,还是入关之后才封的,之前只是宗室里不入流的辅国公。
在慎重对待宗室,不滥封爵位这方面,是韩复少有的认可清廷的政策。
人家清廷不把宗室当猪养,让他做事,做的好的才能获封,啥也没有的,即便是皇帝的儿子,也一边玩去,这一点,确实要比明朝那种僵硬腐化的宗室政策要好多了。
满达海的话一出,帐内众人纷纷附和。
本来嘛,天还没亮之前,吴三桂就派人报告说,只剩下最后一条街巷,就能彻底拿下樊城了。韩复即便还想要垂死挣扎,还想要蹦?,又能蹦?到哪里去?
估计就像是满达海说的那样,是韩复后路被断,然后只能带着亲兵向北边突围。
可能是吴三桂和尚可喜等人没有料到这一点,被韩复突入后阵,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等吴、尚二王稳住阵脚之后,应该还是能够慢慢将这伙亲兵给收拾掉的。
藏在鱼梁洲的襄樊营水师,估计是想要接应韩复撤退,所以才赶紧出动。
2 6 2 𝚇 S . 𝒸o 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