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现在,他终于知道是什么感觉了??精气神!
襄樊镇的士卒精气神很足,即便是最低级的小卒,也个个饱满昂扬,这是他在其他任何一支兵马身上都没有见到的。
其实大顺军历经坎坷,能够坚持到现在的人,除了那些被裹挟而来的之外,大部分人的意志都可说顽强,但与襄樊营之人,还是有肉眼可见的差距。
田见秀很羡慕,发自内心的羡慕。
他不觉得大顺之人比襄樊之人差在哪里,只是顺军颠沛流离,始终缺乏一个休养生息的地盘。
没有固定的地盘,就没有办法保证操练的强度,顺军的大部分精力不是用在逃跑,就是用在下乡打粮上,再加上缺乏统一的指挥,使得战力一落千丈。
李过没见秀想得那么多,但也能直观感受到襄樊营的强大。
他在大顺那边地位很高,十多年来,大大小小的身经百战,自认也是个吃过见过的主儿,结果没想到,到了他韩某人这里,就跟个第一次进城的土包子一样,这让他很不爽。
地毯走完之后,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到了高台上之后,这里已经摆上了香案,除了岳王、关二爷和真武大帝之外,还供奉有李自成的神位。
韩复请来太和山得道高人石玄清石道长主持祭祀,众人跪拜敬香。
岳飞、关羽、还有真武大帝那都是大家能够接受的神?,而李自成更是众人的先帝,大家虽然对这个流程有些意外,但还是顺从的接受了安排,没有谁有异议。
只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料到,韩复在不知不觉间,已经通过一系列的小动作,掌握了主动权,让大家习惯了听从他的安排。
一番流程之后,双方总算是坐了下来,开始谈合作的事情。
韩复先不表态,先让张维桢、高斗枢和叶崇训他们出来说话;李过是个聪明人,也有样学样,让田见秀先出来谈。
张维桢是得到过大人面授机宜的,他上来就先定了调子,那就是不管之前大家有什么误会,但大家现在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驱除鞑虏,为先帝报仇。
他不提恢复中华或者抗清救国之类大而空的概念,就说要找鞑子报仇,给先帝报仇。
把李闯王之死的锅扣到鞑子身上。
李过、高一功、田见秀等人心说,先帝虽然不是直接死在鞑子手上,但毕竟是因为被鞑子追击而身陷险境,最终不幸崩殂的,这么一想的话,说是鞑子害死了先帝,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半推半就的,也都认可了这个说法。
只是李过等人同样没有想到,一旦认可了闯王是被鞑子给害死的这种说法,那么打鞑子给先帝报仇,就成为了几十万顺军最大的政治正确,无形中堵住了很多人想要归顺清廷的出路。
对韩复来说,只要这几十万顺军不投靠清廷,那怎么都好说。
历史上,李过等人打过两次荆州,而第二次荆州战役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勒克德浑来援。
如果能早做预备,抗住勒克德浑的攻击,乃至拿下荆州,让大顺军盘踞此处休养生息,牵制鞑子兵马,给自己当肉盾,那么襄樊镇就能再有一两年的发育时间。
即便大顺军还是站不住脚,至少也能够消耗一部分鞑子兵马,无论如何都好过自己在湖北独自支撑。
达成了打鞑子为先帝报仇的共识之后,接下来就是谈条件的时候了。
尽管李过他们不想倒架子,但大顺军目前的情况确实非常糟糕,他们首先提出希望襄樊镇在粮饷方面予以接济,最好能先期拨给两万石左右的粮食,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然后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希望将老营里的伤员、眷属之类的,安置到荆州附近。
同时希望襄樊营能够出兵,与他们一起围打荆州,但荆州打下来之后,此地需要留给大顺军驻扎。
没办法,他们拖家带口的几十万人,实在太需要一块地盘了。
在被服、军械、火药火炮等方面,如果襄樊镇能够提供一些作为支持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两路大顺军转战一年多来,都接连吃了几十场败仗,损失相当严重,这几十万人里,真正能打仗的其实很少。而能打仗的这些,也面临着缺乏武器的窘境,使得他们在面对二三流部队的时候,还能有一定的战斗力,但遇到精
兵或需要攻坚之时,则往往力不从心。
一连串的要求提完之后,田见秀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们是有所求的一方,需要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但又没什么可以给人家的。
田见秀是个厚道人,脸都红了。
与李过等人商议之后,田见秀提出,如果能打下荆州,那大家稍事休整,就可以顺流而下攻打武昌,到时候,武昌就留给襄樊镇韩大帅。
而且,既然降清的路子已经被堵死了,那么他们愿意归顺明廷,这个事情可以由韩复牵头,向隆武朝廷请旨,等于说是把招抚的功劳让给了韩复。
可即便这样,襄樊镇给出的是实打实的直接支援,而顺军这边能给的只有空头支票,天平两边的砝码严重不对等。
田见秀很不好意思,但顺军这边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以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
他又加了一条,就是说大顺军中,如果有将领自愿投奔襄樊韩大帅的,只要不是胁迫,他们也听之任之,不会阻拦。
双方就这几个条款讨论了很久,一直到了傍晚,也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最后还是韩复亲自拍板,粮饷、被服、军械这些,可以给一部分,可能达不到顺军的要求,但会尽量的筹措。
至于其他的事情,大家先把荆州打下来再说。
只要把荆州给打下来,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临别之际,为了表示诚意,韩复将早就准备好的三千石粮食拉了出来,让李过他们带回去。
并约定在未来一个月内,双方合作发起攻击,先将荆州外围的兵马给扫除干净。
“伯爷。”
晚上,岳王屯的公房内,张维桢斟酌着说道:“顺军这帮人胃口不小,几十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咱们恐怕也填不满啊。”
“不需要把他们全部填满,让能打仗的那些弟兄先吃饱饭就行了。”韩复道。
高斗枢也问:“伯爷果真要打荆州?”
“反正顺军是一定要打的,这就有了两种可能,打得下和打不下。打得下的话,那我等有此强邻在侧,往后还不知道要起多少摩擦,不论是练兵、建设、屯田都没有安宁的时候,于我等不利;而若是他们打不下来,则我亦要
独挡鞑子之兵锋,于我仍是不利。”
韩复靠在那张躺椅上,缓缓言道:“不论哪种结果,都难言理想。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主动介入,把控局势之走向,争取对我们最有利的局面。”
“呃......”高斗枢思忖道:“如此一来,岂不是有违伯爷力求低调的初衷?”
“高先生,力求低调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一味消极避战。”
韩复站了起来,踱步到了窗前,“本藩已经听闻消息,原先驻守汉中、兴安州一带的顺军将领,如贺珍等人,已经悉数投靠鞑虏。鞑子三边总督孟乔芳,身负招抚地方之责,想必是要发兵来打的,我襄樊镇之西陲,如今也难
言无事。而吴三桂屡受房庭申饬,势必也要有所作为,则我之北境,亦有隐患。若是顺军再为清军所败,则我之藩镇四面受敌,到时如何发展?而且适逢新皇登基,我等总该要做些什么。因此这荆州城,不是为顺军打的,而是为
我等打的。”
说到此处,韩复又转过身来,望着张维桢、高斗枢等人,沉声道:“听说新来的那个鞑子平南将军,唤作勒克德浑的,是个十几岁的娃娃,本藩就要亲手验一验这娃娃将军的成色!”
262X𝐒 .𝒞o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