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时满揣着个蓝布包裹,里头是家里最后的三十多两银子,一路紧赶慢赶进了府城。打听着找去松山书院,这书院在城里名声响,门口石狮子都比别处的精神。
见了夫子,被考校了几段经书,时满虽有些紧张,倒也答得顺畅。夫子捻着胡子点了头,算是应下了。最叫人宽心的是,书院后头有学舍,铺盖一卷就能住下,不用再花银子租房。
时老大陪着侄子把铺盖铺好,又跟管事的打了招呼,才算放了心。看着侄子站在学舍门口点头,他才转身出了书院,脚步轻快地往家赶——得赶紧回去跟老太太报信呢。
小河村在燕国北边,虽说日头一天比一天暖,可真要下田种地,还得等四五月份。家里的脏活累活,向来是时老大扛着。这几日他正忙着清猪圈,把之前的猪粪一筐筐挑出去,匀匀实实地撒在地里,黑黢黢的粪肥掺着新土,闻着倒有股子踏实的土腥味。
几个半大小子嫌这活臭,早溜得没影了,跟着时雯钻进了后山。山里还有薄薄的一层雪,野菜刚冒芽,蘑菇更是稀稀拉拉没几个。时雯蹲在一棵枯树桩前,瞅着上头几个小蘑菇,忽然拍了下手。
“哥哥们,把这些长蘑菇的枯木头都扛回家!”她指挥着,自己先抱起块细点的树干。
几个小子不敢怠慢,七手八脚地往肩上扛。刚走到院门口,就撞见牛氏拎着洗衣盆出来,瞅着这架势直咋舌:“你们这帮臭小子,搬些烂木头回来干啥?占地方!”
小子们都扭头看时雯,时雯用下巴指了指牛氏,没说话。有个胆大的接了句:“是小妹让搬的。”
牛氏瞅了瞅时雯,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回去,转身往河边走了——这丫头鬼主意多,横竖不做没用的事。
一群人浩浩荡荡把枯木头搬进地下迷宫,时雯挑了比较潮湿的地方,指着木头对四哥说:“这屋归你管,三天浇一点点水,别太湿。”
四哥拍着胸脯应:“没问题!”
时雯又扭头冲其他人喊:“往后谁在山里见了长蘑菇的木头,都给扛回来往这儿放?”
“知道了!”小子们齐声应着,眼里都透着点盼头——保不齐过些日子,就能吃上新鲜蘑菇了。
几个人刚从迷宫里钻出来,拍着身上的土,就见村头老槐树下那拨老头老太太挪着步子过来了,手里都攥着个小布包,直奔时老太太的院子。
“他时家婶子,”打头的王老汉往门槛上一坐,手里烟杆在鞋底磕了磕,“去年你说的那豆角种,给咱留着没?”
时老太闻言笑:“留着呢留着呢,就知道你们该来了。”转身进灶房,从墙角拎出个竹篮子,里头用麻纸包着十来包种子,“都拿着,一家一把。这豆角得等天再热些种,爱发棵,结得稠,包肉沫包子最好吃。”
老头老太太们赶紧接过,小心翼翼揣进布包里,嘴里直道谢:“多谢他婶子,今年能多种些菜了。”
“客气啥,都是乡里乡亲的,”时老太挥挥手。
刚听到“肉沫包子”四个字,几个半大孩子就直咽口水,胳膊肘偷偷往时雯身上捅。时义挤眉弄眼地凑过来:“小妹,你去跟阿奶说,她准答应。”
时雯被推到前头,仰着脸冲时老太笑:“阿奶,我们想吃豆角肉沫包子。”
时老太瞅了瞅这些孩子:“可眼下哪来的鲜豆角?先忍忍吧。”
2 𝟼 2 𝒳 𝚂 . 𝒸o 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