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时雯头摇得像拨浪鼓:“阿奶最好别种。小白菜卖不上价,还得费不少肥料,不值当。”
“好好好,”时老太笑着应了,“就听你的,那十五亩地先空着,啥也不种,专等你种西瓜。”心里却寻思着,这丫头年纪不大,算计起营生倒比大人还精道,说不定真能成呢。
时雯眼睛一亮,凑近时老太跟前:“阿奶,我还想着一种菜,味儿好,产量也不少。要不咱先在院里那片菜园子试种种?”
时老太脸上带着笑:“你这孩子,主意倒多。既是你说好吃,那指定差不了。”
那麦种是时雯从种子店挑的高产种,颗粒饱满。
牛氏指尖捻着那沉甸甸的麦粒,心里直打鼓——去年天旱成那样,老时家用这新麦种种出的麦子,穗头照样比别家饱满,产量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
她犹豫了半天,还是找着时老太,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娘,您看这麦种是真好……我娘家那几亩地,年年收成都一般。要不,先借些给他们?等秋收了,指定按数还回来,还能多添点粮食当谢礼。”
时老太没当即应下,夜里悄悄问时雯:“你大伯娘借麦种给娘家,你觉得妥不妥?”
时雯正借着灯看书,头也没抬:“借吧阿奶,都是亲戚,再者这麦种真能高产,种的多了也就不显得咱家特殊了,再有是借又不是送。”
时老太听了这话,第二天就给牛氏装了一袋麦种。转头又想着,大儿媳妇娘家借了,二儿媳妇娘家便也装些给他们送去。
没成想过了一天,刘家大舅就寻上门来,脸上带着些局促:“婶子,听家里说您给了些新麦种?我家那几亩薄田,也想试试……秋收了定当原数奉还,绝不拖欠。”
时老太见他说得恳切,笑着应了:“都是亲戚,真能多打粮食,比啥都强。”
忙完这桩事,时老太跟时雯念叨:“还好你四婶家是做小买卖的,不种地,不然这麦种怕是还要分出去些——
时雯低头笑:“她可没告诉她阿奶她,种子店的种子只要长大成型,就会自动补货,吃喝的不算。”
时老大带着几个小子,东一块地撒麦种,西一片田点小米,忙得脚不沾地。那些新添的零碎地块不好连片侍弄,种这些耐旱的庄稼倒正好,侍弄起来也省些心。
村里今年也有些新气象。往年大家伙儿眼里只盯着麦子,今年不知怎的,好些人脑子活泛起来。地少的、土薄的,不再死磕麦子,学着老时家的样子,种起了高粱和小米——这些庄稼耐贫瘠,收成虽不比麦子体面,却稳当得多。
还有那心思更细的,在自家地头匀出几分地,早早点上了豆角籽。旁人问起,就笑着说:“赶在麦收前结荚,到时候青黄不接的,准能卖上几文钱。”
时老太坐在村里大槐树下聊:“这日子啊,就得学着变通。死守着老法子不行,能多挣一个子儿,日子就松快一分。”老姐妹们连连点头,眼里望着自家那几亩地,也动了些心思。
2 𝟔 2 𝑋 𝕊 . 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