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时老大在地里忙了一天,直起腰时腰杆都发僵,却没敢歇着,就守在外院等驴车。眼瞅着日头往西沉,终于瞧见远处驴车回来,他赶紧迎上去:“咋样?没事吧?”
时山跳下车,拍了拍他胳膊:“大哥放心,书院好好的,没受影响。就是府城里头塌了些老房子,人倒还好。”
“那就好,那就好!”时老大连说两句,眼里的急色散了,“小满没事就行,别的咱也管不了。快,都回家洗手,该吃饭了。”
时雯抱着点心匣子一溜烟跑进屋里,扬着嗓子喊:“四哥、五哥、六哥,快过来!府城买的新点心,可香了!”
三个半大男孩凑过来,她拆开纸包,里头的杏仁酥、玫瑰糕露出来。哥仨你捏一块我拿一块,嚼得直点头:“比县里的好吃多了!”
正闹着,时老太抱着小雨进来,朝三个孙子说:“少吃点,一会儿该吃饭了。”说着拿起块最软和的芙蓉糕,掰成小块递到小雨手里。
时小六嘴里塞着点心,嘟囔道:“阿奶,您都让我们少吃,为啥还给小不点吃?”
时义抬手拍了他后脑勺一下:“你跟个奶娃娃较什么劲?小雨还小,吃两口咋了?”时小六撇撇嘴,没再吭声,却偷偷又捏了块绿豆糕揣进兜里。
时雯瞧着六哥偷偷揣绿豆糕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六哥今年都十四了,还跟个孩子似的馋嘴——也难怪,这古代的零食实在太少,除了些糕饼、蜜饯,再没别的新鲜花样。不像前世,街边巷尾的零食能数出一长串,她想着想着,忽然有点想念薯片的脆、辣条的辣了。
晨光刚漫过老时家的院墙,院子里就热闹起来。堆着的水稻捆成一扎扎竖在墙根,金黄的稻穗垂着。手动脱粒机已经摆在在院子中央,一家人撸起袖子开始开干。
三亩地的水稻,穗子要一把把塞进脱粒机,谷粒簌簌落在接粮的布兜里,在把谷康扬出去,再倒进麻袋里,一忙就是一整天,直到满院的稻穗才都变成了鼓鼓囊囊的麻袋。
剩下的谷糠也没浪费,被小心收进布袋——这可是喂鸡的好东西,掺上野菜,鸡群准能抢着吃。
稻秆则直接堆在了内院,时雯和时小六两个主动揽了“踩垛”的活计,大人没插手。时仁、时义两个大的,用叉子一叉叉往垛上添稻秆,稻秆蓬松,一叉下去就扬起细碎的尘土和稻屑。
时小六蹦蹦跳跳踩着,时雯也跟着往上跳,踩得稻秆“沙沙”响。忽然,时义故意叉了一捆稻秆,往时雯身后一扬,细碎的草屑全落在她头发上。时雯一回头,看见草屑飘下来,气得直跺脚:“三哥!你是故意的!”
时义叉着腰笑,声音亮堂堂的:“哈哈哈,就是故意的,你能怎么着?”
“我都给你扔下去!让你重新弄!”时雯说着,伸手就去扯垛边的稻秆,想把时义刚添的扔下来。时仁在一旁劝,时小六却跟着起哄,伸手也去扒稻秆,院子里的笑声混着稻秆的“沙沙”声,飘得老远。
直到最后一把稻秆也踩实垛好,四个人才停下来。再看彼此,小脸小手全蹭得黑乎乎的,头发上沾着草屑,衣服上也落满了细碎的稻壳。时雯先指着时义的脸笑,时义又指着时小六的手笑,四个人你看我、我看你,笑得腰都直不起来,连眼角都笑出了泪。
当晚,天上就飘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一早,雨还没停,细蒙蒙的雨丝飘着,把院子里的土润得湿漉漉的。
𝟐 ❻ 𝟐 𝒳 s . 𝒞o 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