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老时家因为辣椒籽的事往来热闹,时老太却总提不起精神。往日里她爱搬个小马扎,去老槐树下跟老姊妹们唠家常,如今却总待在屋里,要么坐在窗边发愣,要么早早躺下歇着,脸上的精神气比从前淡了不少。
时老大看在眼里,心里发慌,悄悄去请了韩大夫。韩大夫刚进门,时老太就摆着手笑:“我又没病,把啥脉?你们就是瞎操心。”
“婶子,孩子们孝顺,我来都来了,哪能白跑一趟?”韩大夫笑着坐下,语气温和。时老太听这话在理,才慢悠悠伸出手,搭在脉枕上。
韩大夫指尖搭了片刻,收回手道:“没事,就是年纪大了,身子有些虚,往后多补补就好。”
时老太立刻接话:“我就说没事吧!你们偏要大惊小怪。”
韩大夫没多辩,写了张药方递给时老大:“你随我回药铺拿药,记着按时给婶子煎。”
路上,韩大夫忽然叹道:“平时多给你娘炖些滋补的汤,像鸡汤、排骨汤里搁点温补的食材,你家老娘还能多陪你们几年。”
时老大心里“咯噔”一下,愣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
到了药铺,药童接过方子抓药,结帐时却说要五十两银子。时老大攥着银子的手紧了紧:“怎么这么贵?”药童指了指药方:“这里面有人参、当归,都是上好的滋补药材,自然不便宜。”时老大喉结动了动,终是“嗯”了一声,揣着药回了家。
他把韩大夫的话和药价跟时山、时雯一说,两人也都沉了脸。不是心疼那五十两银子,是韩大夫那句“多陪你们几年”和贵价的滋补药,让他们猛地醒过来——时老太的虚,不是寻常的老来弱,是身子骨里亏得厉害。
时雯眼圈有些红:“往后咱多盯着阿奶的饮食,定要把阿奶的身子补回来。”
从这天起,老时家灶房的陶罐总炖着汤——人参鸡汤、当归排骨汤各种滋补汤水轮换着来,咕嘟的热气裹着药香与肉香,日日飘满院子,每顿都给时老太盛上满满一碗。
后山的红薯苗长得好,绿油油的秧子已够一个巴掌高,老时家的汉子们早早拉着牛下了地,先把地块翻得松软,再用锄头勾出一条条规整的垄,将红薯苗斜着插进土里,埋实了根,最后浇上定根水。种完红薯,又马不停蹄往菜地去——豇豆种子要按间距种下去,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苗得带着土坨移栽,地里的锄头声、浇水声没断过,汉子们的额角都渗着汗,却没一个歇着的。
这边忙着农活儿,时雯倒过得清闲。她如今不操心育苗和地里的事,日日守着时老太:早上陪老太在院里晒晒太阳,听老太讲从前的事;晌午要是天不热,就扶着老太去地头转一圈,远远看着汉子们干活,偶尔喊一句“慢些,别累着”;傍晚凉快了,又搬两张小板凳,陪老太去老槐树下坐着,跟村里的老姊妹们唠唠家常,说些村里的新鲜事。
时老太喝着滋补汤,又有时雯陪着,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精神气也慢慢回来。看着地里忙碌的家里人,再瞅瞅身边的时雯,她总笑着说:“如今这日子,忙的忙得踏实,闲的闲得舒心,真好。”
更让时老太高兴的是,时仁院里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啼。
进了屋,看见襁褓里的小丫头——眼睛还没睁开,小拳头攥得紧紧的,软乎乎的一团,心瞬间就化了。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把小丫头搂进怀里,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活像朵盛开的菊花:“俺的乖重孙,可算等着你来啦!”
𝟸 𝟔 𝟸 𝙓 🅢 . 𝒞o 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