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送走时满后,时老大扛着锄头去红薯地溜达。他蹲下身子,刨开土根看了看,心里松了口气——红薯长得还不错,圆滚滚的藏在土里,比先前担心的要好上太多。地里的红薯秧早就打了蔫,叶片黄巴巴地趴在地上,透着旱情的痕迹。
回到家,时老大跟家里人说:“明天开始挖红薯吧,看这模样能收了。”
四十亩红薯,可不是三两天能挖完的。第二天一早,时家的汉子们就顶着毒辣的日头下了地。先把枯蔫的红薯秧割下来,装了两车拉回院里,正好给猪和鸡当饲料。紧接着,众人抡起镐头,一镐一镐往深里刨,泥土翻开的瞬间,一串串红薯就露了出来,个头看着和去年差不离,沉甸甸的坠在根上。
时老太拄着拐杖到地头看了看,瞧见筐里堆得冒尖的红薯,眼眶有点发热,嘴里不停念叨:“谢天谢地,总算还有种粮食没受影响……这可是能救不少人的命啊。”
地里一派忙碌,有人挥镐刨红薯,有人蹲在地上拾捡装筐,还有人赶着牛车往家运,尘土飞扬。村里人见老时家开始收红薯,也都跟着动了手。等看到自家地里挖出来的红薯和去年差不多,好歹没像麦子玉米那样干扁扁的,悬了许久的心才算落了地。
赵寡妇也打算扛着锄头往红薯刨去,被狗蛋一把拉住了。
“娘,咱不急。”狗蛋抹了把额角的汗,指着地里的红薯秧,“咱家的比时家晚种了一个月,再让它们长上一个月,保准能更壮实些。”
赵寡妇瞅了瞅自家那片看着还不算太蔫的秧子,又看了看儿子笃定的眼神,把锄头放下来:“那……就听你的,再等等。”
老时家的女人们也没闲着,围着堆成小山的红薯分拣起来,按个头大小分成三堆。时雯一旁指点:“今年就挑不大不小的进地窖吧。”她这几年摸出了门道,个头小的红薯更耐存,不容易坏;而且试过之后发现,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红薯,育出来的苗长势差不了多少。
这么一分,小个的红薯照旧拿去晒红薯干,能存上一两年;大个的就留着当下饭菜,蒸着煮着都顶饿。分工明确,院子里很快就动了起来。
全家人连轴转忙了半个月,才总算把四十亩地的红薯都拉回了家。里外两院的两个地窖,被红薯塞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都快没了。当年挖这地窖迷宫时,只觉宽敞得很,如今瞧着,倒显得有些局促了。
时老大站在地窖口,看着里头码得整整齐齐的红薯,心里踏实的同时,也盘算着:等这阵忙完,得再寻个地方,多挖一个地窖出来——家里人丁越来越旺,粮食总得有地方搁才放心。
正忙着归置红薯的功夫,王媒婆掀进了院。她脸上堆着笑,先冲时老太作了个揖:“老嫂子,可多谢你家开春给的红薯苗!今年我家红薯收得不少,这光景里,好歹不用饿肚子了。”
寒暄几句,她又说起正事:“先前你提过,给你家老三说亲的事。早先好多姑娘家不乐意,嫌他前头有个娃,过去就得当后娘。可这阵子一旱,情势不一样了,好些人家的姑娘反倒主动找上门来……”
时老太听了,慢慢摇了头:“这时候上门的,心思怕是不纯粹。真要是为了过日子,也不会等这光景才动念想。依我看,还是等过了这旱情再说吧,免得日后生是非。”
王媒婆也知道时老太说得在理,没法子,只能应着:“那……就听老嫂子的。”
𝟐 ❻ 𝟐 🅧 S . 𝒞o 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