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次日,时义赶着马车,载着时老太和时雯去了县里的老田家——就是之前给家里盖房子的那户人家,时老太上前敲了敲门。
里头很快传来个中年妇人的声音:“谁啊?”门“吱呀”开了道缝,妇人探出头来,打量着门口这祖孙三人。
妇人一听就皱了眉,摆手道:“找错啦!这院儿早不是田家的了,现在没姓田的住这儿。”话音刚落,“哐当”就把门关了,连多问一句的功夫都没给。
时老太愣在原地,转头拉着时雯的手:“小雯,你跟我一起来过,你瞅瞅,真是这儿不?”
时雯踮着脚看了看院墙,又往胡同两头望了望,肯定道:“阿奶,错不了!我记得墙根儿这儿有棵歪脖子香椿树,就是这儿!”
“那老田头能搬哪儿去呢?”时老太犯了愁,时义在旁边插了句:“要不问问隔壁街坊?说不定知道去向。”
时雯一听,立马就往旁边那户走,抬手轻轻敲了敲门:“有人在家吗?”
门开了,出来个三十来岁的年轻妇人,手里还攥着根纳了一半的鞋底。“妹子有事?”
时雯赶紧笑了笑:“嫂子好,我想问下,您知道隔壁原来的田家,搬哪儿去了不?”
年轻媳妇叹了口气:“嗨,别提了!田家去年就把这房卖了,搬去南集市那边的茅草房住了,条件差得很呢。”
时雯连忙道谢:“多谢嫂子相告,麻烦您了!”转头跟时老太、时义一说,三人又赶紧赶着马车,往南集市去了。
马车刚拐进南集市,一股混杂着泥土、野菜和烟火的味儿就飘了过来。时义勒住马,三人往街上一看——有老太太挎着竹篮卖刚挖的荠菜、灰灰菜,筐里还有新鲜的野蘑菇;也有汉子蹲在地上,面前摆着几个蔫头耷脑的红薯,旁边堆着些自编的竹筐、木勺,都是些穷苦人家换嚼用的营生。
“看来是找对地方了,”时老太叹口气,被时雯扶着往巷子里走,见头一间茅草屋门口坐着个纳鞋底的老妇人,就上前陪笑问:“大妹子,我想问下,你知道去年从别处搬过来的田家人,住在哪儿不?”
那老妇人抬眼瞅了瞅她们,撇嘴道:“你这老嫂子问得糊涂,俺这南集市里姓田的可不少,你得说出全名来,我才好指给你啊!”
时老太皱着眉摇头:“我们只知道叫老田头,平日里都这么称呼,哪晓得全名哟!”
她琢磨了会儿,又上前一步,凑近些说:“大妹子,那老田头会盖房子,去年才搬过来,你想想,有印象不?”
“哦!你说的是那个瓦匠老田啊!”老妇人这下反应过来,抬手往斜对面指了指,“看见没?就那间最结实的草屋,他家就住那儿!”
时老太连忙拉着时雯道谢,俩人脚步匆匆,往那间茅草屋走去。
时老太走到那间矮草屋前,轻轻推开吱呀作响的柴门,扬声喊:“田大哥,在家吗?”
𝟚 𝟞 𝟚 𝚇 𝐒 . 𝘾o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