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日子裹着烟火气往前跑,转眼就到了腊月。天上的雪下了一场又一场,山路上积了厚雪,油条摊早就歇了,只按时给法缘寺送花生油——自打寺里添了油炸素膳,这油就成了厨房的刚需,从没断过。
老时家的作坊里炒花生、炒瓜子的满是焦香。是想着年前往南边跑最后一趟,把这些零嘴儿运过去卖,多挣些过年钱。
忙乱里,家里还添了桩大喜事:时满带着汪思思回了时家。汪思思的肚子已经显了形,怀的是二胎,家里眼看又要多一口人,刘氏对汪思思也是关怀备至。
让牛氏欢喜的是,连翘没多久也自己把出怀了孕。这下可把牛氏乐坏了,天天盯着连翘,变着花样做滋补的吃食,嘴里念叨着“这一定要生个大胖孙子之类的话。”脸上的笑就没断过。
转眼进入了腊月,最热闹的要数时老三的院子——里里外外早被时老太拾掇得焕然一新。除了炕上的铺盖没动,屋里的桌椅、柜子全换成了上好的实木,透着股子规整劲儿。
时老太心里一直念着对老三的亏欠,总想着把过去没补上的都给挣回来。就说这喜被,她早让人赶制了秋冬各四套,被面是鲜亮的红绸子,绣着缠枝莲;时老三的喜服更不含糊,用的是最上乘的绸缎,颜色选了沉稳又喜庆的暗红,针脚缝得细密平整。连新娘那边的布匹,也早早备齐送了过去,都是挑着时新的花色,生怕慢待了。
眼看婚期腊月十九越来越近,时老太早跟亲戚们都打了招呼,让大伙儿那天务必来喝喜酒;附近六个村的村长,也让时老大挨家去请了,一个都没落下。至于酒席,更是托给了最靠谱的时小四,特意嘱咐:“腊月十八、十九两天的师傅和伙计都请过来,务必把你三叔的酒席办得风风光光的,可不能出半点儿岔子!”
“嗯,”时小四点头,“阿奶,您放心,那必须的”
屋里的喜字还没贴,可那股子盼着喜事的热乎劲儿,早飘满了整个院子。
腊月十九这天,时家的院子从晌午就热闹开了。敲锣的、打鼓的围着院子转,喜庆的声响能传到邻村去。时老三穿着暗红绸缎喜服,骑在一头高头大马上,胸前的大红花晃得人眼晕,身后跟着接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往新娘苏秀家去,惹得路边的乡亲都凑过来瞧热闹。
路上王媒婆时不时发喜糖出去,惹的一大帮孩子围着花轿转。
这婚礼,说是老时家头一遭的热闹,一点不掺假。除了时义带着人去南边卖年货没赶回来,家里人全上阵忙活:时老大招呼着提前来的亲戚,时小四盯着后厨的酒席,牛氏和刘氏帮着整理喜房,连时雯都带着几个小辈,在门口给客人递喜糖。
屋里的炕上、桌边坐满了亲戚,尤其是小一辈的亲家们,凑在一块儿聊得热火朝天。有的是教学的,有的是做打猎,虽说行当不同,可聊起家里的琐事、孩子的趣事,倒也格外投缘,你一句我一句,满屋子都是笑声。
时家的喜酒没分远近亲疏,村里好些人家就算只上了几文钱的份子,也被热热闹闹地迎进院子。不管是亲戚还是乡邻,上桌都是客,好酒好菜尽管上,谁也没有怠慢了。
² 𝟞 ² x 𝙎 . ℂo 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