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地里的庄稼从不管人间的热闹,该拔节的拔节,该展叶的展叶,按部就班地往上长。草也是一样的性子,只要土缝里漏点光、沾点雨,就卯着劲钻出来,梗着细腰跟庄稼比着壮实。
它们偏生长错了地方——若是在深山荒坡,尽可以疯长,没人会多瞅一眼;可长在时家的庄稼地里,便是“眼中钉”。时家的下人和长工们下地,弯腰屈膝,一薅一个准,连须根都拔得干干净净。
这些被薅起来的草倒也不算白长。鲜嫩的野菜拣出来,切碎了拌进糠里喂小猪、小鸭;粗硬些的野草,就挑去给小羊、老牛当口粮。村里人过日子,向来是这个理:万物都有它的用处,断不会白白糟践了。
山里那些开垦出来的零碎田地,也都被侍弄得满满当当。这家种上了红薯,那家点上了棒子,总之没半分闲地。这些地块东一块西一块,散落在山坳间、坡地上,远远望去,倒像是给青郁郁的大山,零零星星剃秃了一小块一小块。
狗蛋那片斜坡地里,山药豆已经冒出了嫩黄的芽尖,瞅着跟老时家地里的长势没两样。斜坡上还插满了红薯秧苗,蔫巴巴的秧子正慢慢缓过来。
这片地小草倒很少来,一来是位置偏,少有人往这儿来;二来这斜坡陡得很,她滑下简单,爬上来就有难度。
等殿试和京里的各种宴席都落了幕,汪夫子便带着时满回了小河村,眼下只需在家等着吏部的任职消息。
汪夫子夫妻在时家住了一宿。傍晚,汪思思正陪着汪母说话,汪母先开了口:“思思啊,听你爹讲,小满这一回,十有八九是要派去偏远地方当知县了。”
汪思思一愣,追问:“他成绩不是挺好的吗?怎么没留在京里做官?”
汪夫人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了些:“还不是被你爹连累了。旁人知道小满是咱汪家的女婿,京里的官职就没他的份了。”
“娘,可不能这么说。”汪思思连忙劝道,“没有我爹指点,时满一个农家子,哪能考得中功名?”
“嘘——”汪夫人赶紧朝窗外瞥了眼,见没人,才郑重叮嘱,“这话往后万万不能再提。小满人品好,老时家待你也真心实意,可不能存着这份心思,传出去不是好事。”
“娘,我知道,这不就跟您说说嘛。”
“跟谁都不能说,听懂了?”
“知道了。”
汪夫人又凑近了些,语气带着几分隐秘:“小满上任的日子,估摸着你也快生了,定然是走不开的。你打算怎么安排?”
汪思思没反应过来:“安排什么呀,娘?”
汪夫人压着声音:“就是他身边,得有个知冷知热的女人照拂着。”
汪思思脸色一变:“娘,您不会是想让我给他纳妾吧?”
汪夫人点了点头。
② ❻ ② 𝓍 𝒮 . 𝒞o 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