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这话一落,村长们的议论声顿时小了,都知道这是实打实的期限,没谁敢再含糊,纷纷点头应下,心里头也多了几分急劲儿——生怕错过了这桩事。
事儿果然如时满、时海所料——第二天去县衙签文书时,五个村里有四个都选了把地租给县里,踏踏实实拿工钱;只有北城村那个同族聚居的张家族长,琢磨着高产粮能多收些,咬咬牙选了跟县里对半分粮。
签文书的时候,上面特意写得明明白白:一亩地一年的照看银子是八百文,县里会派专人来总管农事,各村必须听令行事。要是有人怠慢偷懒,不仅一文钱拿不到,还得挨板子。
村长们拿着文书,半点不敢含糊,连连点头应着“都听官府的”“绝不敢怠慢”,签名字的时候手都透着股利索劲儿——毕竟有工钱保底,还不用担粮种不好的风险,这稳当事儿没人愿意错过。
忙着忙着,就到了农历三月。时海带着朱七他们四个,开始忙着育种,还手把手教村里人咋施肥、咋翻地,为春种做准备。
小河村的老时家也忙活起来了。今年开春,家里比去年一下少了将近十口人,活儿显得有些多。好在万幸,家里的小媳妇们只有一个怀了孕,其余的都加入了种地的行列,倒也能搭把手。
时仁把袖子捋到胳膊肘,露出半截晒得黝黑的胳膊,带着几个时家的下人在后山忙活。这儿是片沙地,他们正忙着重新挖育苗炕。
这片沙地年年都在这儿动土——今年挖几个坑育苗,明年又接着在旁边再挖几个,这么年复一年地折腾下来,原本松松散散的沙地,倒慢慢养出了肥力,眼看就要变成能长好庄稼的熟地了。
时雯种下的那些苹果树,正巧就栽在这片刚养出些肥力的沙地上。眼下山里的风还带着点凉,可树上的枝桠已经悄悄醒了,开始泛出淡淡的青意。枝尖上裹着的芽苞鼓鼓的,裹在底下的麦秸杆里,像揣着股子劲儿,就等着再暖些,便要撑破苞壳,舒舒展展地把新叶儿伸出来,好好展展这一整年的精气神。
上河村田地里,时山扛着把铁锹走在头里,身后跟着几个汉子,牛车上堆得冒尖的都是猪场里沤好的粪肥。
“先往山药地送!今年山药要长够粗,这粪肥可得给足了,麦子地也得跟上。”时山在地里喊着。
河滩边猪场,时老大带人抡起三叉镐,往硬壳粪上“咚”地砸了一下,镐尖陷进去半寸。“都使点劲!这冻壳不刨开,铁锹都插不进去!”汉子们也不含糊,镐头起落间,猪粪碎成小块,再用铁锹一铲一铲往圈外扔,虽说有股子臭粪味,可在庄稼人鼻子里,那比香油还香——这都是地里的宝。
时老三又带着几个岁数小的下人往山里去。林子里腐殖土厚,一挖就是一大块,还裹着烂树叶。把这个拉回去,和猪粪混合到一起,掺点水,盖上稻草捂上。时老三用脚踩了踩堆好的粪堆。“过俩月沤熟了,到时候不管是浇菜还是喂庄稼,随用随取!”
❷𝟞❷🅧s .Co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