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4章 出阁宴(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绣娘捏着最后一针线头,在嫁衣下摆打了个细密的结,端详着那满幅的缠枝牡丹,终于松了口气。时老太早备好了银子递过去,笑着说:“多亏您这双巧手,雯丫头的嫁衣才这般鲜亮,这点心意您可别嫌少。”

绣娘接了银子,又转向旁边两个小丫头——那是她手把手教了一年的徒弟,如今也能绣出像样的帕子了。她摸了摸丫头们的头,轻声嘱咐:“往后绣活儿要沉下心,针脚齐了,绣出来的东西才显灵气。”小燕和安乐红着眼圈点头,攥着绣娘给的小剪刀,舍不得撒手。

辞了时家人,时小六已牵了马车在门口等着。绣娘拎着小包袱上了车,还回头冲院里挥了挥手,直到时家的院墙看不见了,才慢慢坐稳。驴蹄哒哒,一路朝着洛城的方向去了。

眼瞅着时雯的婚期近了,她那嫁衣首饰早就拾掇得齐整。

这天翟家送聘礼,可把老时家的门槛都要踩破了。好几辆大车从村头进来,上面堆得满当当,布料子、金银首饰自不必说,连房契、地契都用红布包着,看得四邻八乡的人直咋舌。

“我的娘哎,这翟家可真下本!”

“就是说啊,雯这丫头真是好福气!”

人们挤在老时家的院子外头,伸着脖子往里看。正院里摆着一溜聘礼,红的、银的、亮的,在日头底下晃得人眼晕,那气派劲儿,十里八乡都没见过第二回。

家里的汉子们脚不沾地地忙,刚把晒干的麦子归进粮仓,转身又扛起镰刀去收地里的向日葵,日头没出山就下地,直到满天星子才扛着农具回来。

某天倒有桩闲事儿——刘氏揣着礼物,带着时雯去赶酒席,是小姨家的小林办婚事。新郎是小林打小一起长大的戏班子师兄,两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去年他卖炒瓜子、炒花生,硬是攒下不少银钱,在黎县买了处带院儿的小宅子,稳稳落了脚。

席间听小姨说,小林两口子还把时雯讲的那些新鲜故事,改编成了戏文唱。如今他们那戏班子,因着这些新奇戏码,台下总坐得满满当当,热闹得很。唯独没变的,是小林爷爷的老习惯——见着街头无家可归的小乞丐,依旧会领回家,给口热饭,找身干净衣裳。

眼瞅着农历十一月的脚步越来越近,风里都裹着股子凉飕飕的劲儿。黑石县那边,时海、时义,还有时满媳妇汪思思,抱着小娃娃安利,总算踏上了回小河村的路。

一进院子,时雯早盼得脖子都长了,可扫了一圈没见着大哥时满的影子,脸上那股子热乎劲儿立马就淡了,嘴角也悄悄耷拉下来。汪思思一下子就瞅出了她的不自在,赶紧把怀里的安利往时雯跟前递了递,笑着说:“小妹,来,抱抱你大侄子,快让娃叫姑姑。”

小安利裹在软乎乎的棉袄里,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瞅着时雯半天,小嘴一咧,含含糊糊地吐出“嘟…嘟”两个字,那声音软得像棉花糖。时雯一听,刚才那点失落立马就烟消云散了,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伸手就把小娃娃接了过来。

汪思思一边帮着收拾东西,一边又跟时雯解释:“你也别多心,你大哥如今是县令,手里管着一县的事儿,上头有明文规定他不能回,不过他心里记挂着你,特意让我给你带了礼物,走,咱进屋拆开瞧瞧去。”

汪思思先提着点心匣子去堂屋见了时老太,陪着说够了家常话,这才从布包里小心翼翼掏出个卷轴来。

“阿奶,小妹,这是夫君特意让我捎回来的。”她笑着把卷轴往桌上一放,慢慢展开。

② 𝟔 ② 𝒳 S . 𝑪o 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