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影视编辑器> 第208章 山东红旗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8章 山东红旗军(1 / 2)

山谷之中,旌旗猎猎。

不再是往日低调的“工坊”或“团练”,一面巨大的、赤红如血的旗帜在风中狂舞,旗面上,一条狰狞的五爪金龙昂首腾跃,仿佛要破空而去!

旗下,是军容严整,鸦雀无声的数千精锐。

他们身着统一制式的深色劲装,盔甲虽非全覆盖重甲,却透着一种简洁实用的杀气,眼神锐利,站姿如松,与任何一支已知的军队都截然不同。

苏宁,一身玄色戎装,外罩红色战袍,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

他目光扫过台下这片由他一手打造的力量,心中豪气顿生。

蛰伏已久,潜龙终要出渊!

“弟兄们!”他的声音通过简易扩音装置,清晰地传遍全场,只有金石般的铿锵,“鞑子无道,窃据中原,屠我同胞,践踏我文明!如今更是天怒人怨,自相残杀,致使神州陆沉,万民倒悬!”

手臂猛地一挥,指向南方:“就在那里!济宁州!鞑子吸食我汉人膏血的漕运命脉!那里堆积着从江南搜刮来的百万石粮秣,本该属于天下百姓,却被鞑子用来喂养他们的鹰犬,延续他们的暴政!”

“今日,我苏宁,在此以‘驱除鞑虏,再造华夏’为誓,正式起兵!我们,便是山东红旗军!我们这面赤龙旗,就是要用鞑虏的鲜血染红,就是要在这黑暗的世道里,烧出一片朗朗乾坤!”

“目标,济宁!“

济宁乃大运河“咽喉”之地,控制此处,等于一刀切断了清廷赖以生存的南北漕运大动脉。

漕粮一断,无论是京畿对峙的鳌拜与孝庄,还是各地纷乱的清军,都将面临即刻的粮荒,其震动效应远超攻占十座普通城池。

济宁仓中常备的百万石漕粮,正是红旗军崛起最急需的“第一桶金”。

有了这批粮食,不仅能支撑军队长期作战,更能大规模赈济灾民,收取民心,实现滚雪球式的发展。

相较于济南等重兵布防的省府,济宁作为漕运枢纽,经济功能远大于军事功能,驻军力量相对薄弱,且在此天下大乱之际,防备必然松懈,正可一击而下!

夺取济宁,便占据了绝对的主动。

向北可兵锋直指山东省府济南,震慑整个山东清廷势力;向南可与未来可能出现的江淮反力量连成一片;向西则可跃入中原,逐鹿天下!

“红旗所指,所向披靡!”苏宁拔出腰间佩剑,直指苍穹,声震四野:“为了华夏,进军!”

“为了华夏!驱除鞑虏!”台下数千精锐齐声怒吼,声浪如潮,震撼山岳。

那面赤色龙旗在狂风中怒展,引领着这支新生的力量,如同燎原的星火,悍然扑向了清廷最为脆弱而要害的命门??济宁州!

一场旨在撕裂旧秩序,再造华夏的风暴,终于从山东的山谷中正式席卷而出!

它的第一个目标,便要让这已然摇摇欲坠的庞大帝国,感受到彻骨的疼痛与恐惧!

深秋的运河,笼罩在破晓前的浓重寒意中。

济宁州城如同往日一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沉寂,只有漕运码头上零星亮着几点灯火,以及城头守军无精打采巡逻的身影。

他们绝想不到,一场蓄谋已久的雷霆风暴,已兵临城下。

苏宁将麾下红旗军精锐分为三路:

左翼军由AI教官率领两个连的精锐,携带飞钩绳索,悄无声息地运动到城墙防御相对薄弱的东南角,负责攀爬突袭,夺取城门。

右翼军,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夜色的掩护下,潜伏至运河码头区外围,一旦城内火起或城门得手,立刻突入,控制码头、粮仓,并阻击可能从水陆两路来的援军。

中军由苏宁亲自率领主力,在城外密林中待机,作为总预备队和最终决定性的打击力量,随时准备在城门打开后,以泰山压顶之势涌入城内,肃清残敌。

寅时三刻,行动开始!

左翼军如同暗夜中的鬼魅,利用城墙阴影和守军换岗的间隙,迅速贴近墙根。

特制的飞钩带着浸油的绳索,悄无声息地扣住了垛口。

数十名身手矫健的红旗军战士,如同壁虎般迅速向上攀爬。

城头一名打着哈欠的守军似乎听到了些许异响,刚探出头来,便被一支精准射来的弩箭贯穿咽喉,哼都未哼一声便软倒在地。

“敌袭??!”终究还是有守军发现了异常,凄厉的警锣声划破了寂静!

但为时已晚!

率先登城的红旗军战士已然跃上城头,刀光闪处,几名惊慌失措的守军瞬间被砍翻。

他们迅速组成小型战斗队形,沿着马道向城门楼猛扑过去!

城头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与喊杀之中。

“快!夺城门!”AI教官冰冷的声音在对讲机中响起。

红旗军装备了先进的对讲机,自然是让士卒更加的崇敬,认为苏宁就是天上下凡的神仙。

而苏宁也是利用了民众迷信的这一点加强统治,增强红旗军的凝聚力,如今首要任务还是尽快在鲁西南地区立足。

与此同时,右翼军听到城头警讯,立刻如猛虎出闸,向码头区发起了迅猛的突击!

驻守码头的少量清兵和税丁几乎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便在红旗军凌厉的攻势下溃散。

粮仓、码头、漕船迅速被控制。

城内,得知城墙被突破、码头失守的消息,济宁知州和守备吓得魂飞魄散,一边派人向城外求援,一边仓促组织衙役、营兵和家丁,试图在通往州衙和主要街道上设置障碍,负隅顽抗。

然而,他们面对的不是传统的流寇或叛军。

当苏宁亲率领红旗军主力出现,如同红色的铁流般从洞开的城门涌入时,清军的抵抗意志便是彻底崩溃了。

这支军队的进攻方式让他们感到陌生而恐惧:他们不以个人勇武为先,而是以班,以排为单位,交替掩护,火力与突击结合紧密,前进路线刁钻,专攻薄弱环节。

清军习惯的阵列在对方小群多路的渗透分割下,迅速变得支离破碎。

更让他们胆寒的是那面在晨曦中越来越清晰的赤色金龙旗,以及旗下那个身先士卒,剑锋所指便掀起血雨腥风的身影??苏宁!

“驱除鞑虏!再造华夏!”

“跪地弃械者不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