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们不知道唐王已经登基了,双方的先后就差了几天。
一个鲁王,是朱元璋的第十子朱檀一脉,一个唐王,是朱元璋第23子朱桱一脉,
大家都距离前几代的嘉靖万历帝一脉很远,都不是朱棣这一脉了,因此,南明的各大势力基本都认可了先登基的朱聿键。
当着两大势力恢复了通信之后,隆武帝朱聿键想要将鲁王势力并入自己麾下,并且还承诺表示唐王这边的官员去了隆武这边,其原本官职照旧。
但鲁王势力官员不肯接受,毕竟要是去了隆武,可没有拥立之功了。
到后面,甚至隆武帝派去鲁王这边的使者陆清源还被鲁王手下将领给杀了,而隆武帝也以牙还牙,把鲁王的使者陈谦也杀了。
之后,双方的矛盾自然是更深了,互相之间摩擦不断。
甚至,鲁王这边的官员还想撺掇鲁王登基称帝,不过好在鲁王还有最后一点理智,没有同意,只是依旧顶着监国的名号。
毕竟当时他们的势力也就浙江一小块地方。
朱聿键则比他好很多,但其实也有一些地方依旧在是观望之中。
这要是真称帝了,那双方估计直接就要全面的干起来了。
当然,其实这样的矛盾一直都存在,当初在拥立弘光帝时,东林党史可法和阉党马士英达成一致都想要拥立潞王朱常淓,但是江北四镇总兵以兵势拥立了福王朱由崧。
结果史可法和马士英在接受了福王朱由崧之后,东林和阉党又分道扬镳,开始内斗起来,那可当真是...
另外,在隆武时期,还有个广西的靖江王朱亨嘉(是朱文正的后代,不是朱元璋这一脉的),也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也跟着自立监国,还把年号改为洪武278年。
意思是除了朱元璋,其他什么不管是建文帝,还是永乐大帝朱棣都不认了。
不过,他的影响力较小,而且远在广西,没有搞出多大风浪,很快就没了。
另外还有个抚州(江西)的益王朱慈炲(明宪宗朱见深的后代),也在这期间被拥立为监国,但很快因抗清失利,逃到广州,后来广州沦陷时遇害。
所以,即使当时隆武帝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但实际上也看得出来,很多地方也就是认可而已。】
...
“啥玩意?洪武278年!这混账东西!”
明成祖时空,朱棣差点都被气笑了。自己搞了个洪武35年,再怎么听着也不算很离谱,毕竟一个人当35年的皇帝也不算稀奇。
特么的,这278年都搞出来,这是...
...
“一群狗一样的沙皮,都他娘的要被打死了,还他娘的拥立之功,真他娘的是混账啊。他娘的,当初元朝王保保他们也是这样!这一个个的都是狗头吗?不看史书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