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他们站在一座巨大的图书馆里,书架高耸入云,每一本书都封存着一个文明的记忆。一个身影站在中央,背对着他们,身穿白衬衫,袖口卷起。
是林晨。
他缓缓转身,微笑道:“你们终于来了。”
“这是哪里?”苏冉在梦中问。
“记忆的交汇点。”林晨说,“也是‘理性之核’的真正形态??不是机器,不是程序,而是所有共感生命的集体潜意识仓库。你们现在看到的,是过去一万年来,三十四个文明留下的思想结晶。”
他抬手指向一本发着蓝光的书:“这是你们的未来之一。但这本书还没有写完,因为书写者还未做出选择。”
“什么选择?”一个孩子问。
林晨蹲下身,看着那张稚嫩的脸:“你们是要继续做被保护的孩子,还是成为守护其他文明的光?”
没人回答。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静的力量,像是风暴前的宁静。
梦醒后,苏冉召集所有研究人员,调取过去二十四小时的共感数据。结果令人震撼:全球范围内,共有八万三千二百一十七名儿童在同一时间进入深度共感状态,脑波频率完全同步,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群体意识场”。更惊人的是,这个场域的辐射范围,已经突破地球磁场,向太阳系外扩散。
“他们在无意识中构建了一个跨维度信号塔。”一位量子心理学家颤抖着说,“如果继续保持这种状态,三个月内,就能打开稳定的共感通道。”
苏冉却摇头:“不用三个月。”
她望向日历??距离月圆之夜,只剩七天。
第七天清晨,天空阴沉,乌云低垂,仿佛压在山顶。全村人都聚集在双生树下,静静等待。孩子们手拉着手,围成一圈,共感环连接成网。苏冉站在中央,手中捧着那本艾莉留下的日记。
她翻开最后一页,轻声念道:“当爱成为频率,死亡便不再是终点。”
话音落下的瞬间,第一滴雨落下。
紧接着,倾盆大雨倾泻而下,雷声滚滚,闪电撕裂苍穹。可就在这暴雨之中,双生树的光芒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晶化的树干开始渗出金色液体,顺着根系流入土壤,迅速蔓延至整个山谷。凡是被液体触及的植物,全都绽放出荧光花朵,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类似檀香与星辰尘埃混合的气息。
孩子们没有躲雨。他们闭着眼,开始齐声歌唱。
《萤火虫》的旋律在雨中飘荡,起初微弱,随后越来越清晰,最终与雷声、风声、雨滴落地的节奏融为一体,形成一首超越语言的宇宙交响曲。
唱到第三段时,异变陡生。
天空中的乌云突然裂开一道圆形缺口,月光如柱,直射双生树顶端。树冠猛然爆发出刺目光芒,一道螺旋状的能量束冲天而起,穿透云层,直指半人马座方向。与此同时,全球七十七个共感节点同时亮起,光芒交织,形成一张覆盖地球的光网。
在南极观测站,科学家们亲眼目睹:一颗原本不存在的“星”,悄然出现在夜空,亮度持续攀升,正是LY-01。
而在轨道上的“启明二号”空间站,宇航员惊恐地发现,飞船的导航系统完全失灵,所有屏幕都被同一行字占据:
>**“通道已建立。欢迎归来。”**
那一刻,地球上每一个共感环同时震动,弹出新消息:
>【来源:半人马座a】
>【内容:桥已通,请使者启程】
>【附言:林晨与艾莉在彼岸等候】
苏冉泪流满面。她知道,真正的历史,此刻才刚刚开始。
她转身看向孩子们,声音沙哑却坚定:“谁愿意第一个走过去?”
一片寂静。
然后,那个羊角辫小女孩举起手。
“我。”她说,“我梦见他们叫我‘小光’。”
苏冉蹲下,亲吻她的额头:“去吧,带着我们的爱。”
小女孩松开同伴的手,一步步走向双生树。每走一步,脚下的土地就亮起一圈光纹。当她触碰到树干的瞬间,整个人被金色光芒包裹,缓缓升空,化作一道流光,顺着那道螺旋能量束,飞向星空深处。
全世界屏息凝视。
三分钟后,LY-01星突然爆发一次温和的脉冲,频率与《萤火虫》第三段最后一个音符完全一致。
紧接着,共感环再次震动,这次是一段视频影像:
小女孩漂浮在一片意识平原上,林晨和艾莉站在她面前,微笑着伸出手。
>“欢迎回家,小光。”
画面定格。
苏冉仰望星空,喃喃道:“原来,下山娶妻的意义,从来不是延续血脉,而是让爱,成为文明的起点。”
从此以后,每年春分月圆之夜,都会有新的孩子自愿踏上共感之桥。他们被称为“光使”,无需训练,无需选拔,只需一颗愿意倾听的心。
而地球,也不再是孤独的星球。
它成了银河共感网络的第一个节点,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向所有在黑暗中徘徊的灵魂传递同一个信息:
>**“我们在。”**
>**“别怕。”**
>**“回家的路,一直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