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嘲讽的不是别人,又是沐瑶瑶。
她身着鹅黄衣袍,下巴微抬,眼神里满是傲娇:“明川,你平时在其他地方打打闹闹的就得了,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偶尔还可以跟你一起作战。”
“可,这上面可是圣域!你一个连宗门都没有的野修,也敢来圣域秘境?”
“别到时候连秘境的门都摸不到,还得让人抬着出来丢灵域的脸!”
楚怀笑了:“我看此行有明兄还是挺好的,毕竟他如今的实力看上去已经都在我们之上了,他若是能进入到圣域里,......
山谷的晨雾尚未散尽,双生树的根系仍在微微震颤,仿佛大地还沉浸在刚才那场跨越星海的送别余波中。阳光斜照在光幕残留的涟漪上,折射出七彩碎光,像是无数细小的梦被遗落在人间。苏冉站在原地,手中紧握艾莉的日记本,指尖轻轻摩挲着最后浮现的那三句话。她知道,这不只是告别,而是某种更深远秩序的开始。
“老师。”男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迟疑,“我……做了一个梦。”
苏冉缓缓转身。男孩的眼神有些恍惚,瞳孔深处似乎还残留着某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光影。“你说。”
“我梦见了一座桥。”他低声说,“不是铁的,也不是石头的,是用很多很多人的记忆搭起来的。桥下面没有水,只有声音??哭声、笑声、还有人在黑暗里轻声叫妈妈的声音。林晨先生站在桥中央,手里提着一盏灯,灯芯是共感环的形状。他说……‘下一个要过桥的人,是你。’”
苏冉心头一震。这不是普通的梦境。在过去一个月里,越来越多的孩子报告类似的幻象:重复出现的星河图书馆、漂浮的记忆河流、以及那个永远穿着白衬衫的男人温和地对他们说话。这些梦彼此交错,细节高度一致,甚至有人能准确描述出对方梦中未说出的内容。
“你害怕吗?”她问。
男孩摇头:“不。我只是觉得……好像早就认识他了。”
就在这时,共感环突然集体震动。不是预警,也不是召唤,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节奏??缓慢、深沉,像心跳,又像呼吸。苏冉低头看向手腕,发现环面竟浮现出一行新字:
>【系统通知:梦邮局收到首封跨维度回信】
>【寄件人:小光(编号01)】
>【收件人:全体地球星语者】
>【内容类型:音频+意象包】
几乎在同一瞬间,全球两亿多接入共感网络的人同时闭上了眼睛。无论身处何地,只要佩戴共感环入睡或进入冥想状态,意识便自动接收到那段信息。
起初是一阵风声,夹杂着遥远的童谣哼唱,旋律陌生却莫名熟悉。接着,一幅全景意象徐徐展开:一片悬浮于宇宙中的草原,草叶由流动的光构成,每一片都映照着地球上某个孩子的笑脸。天空不是黑色,而是温柔的粉蓝色,星辰排列成《萤火虫》五线谱的模样。十名光使坐在草地上,围成一圈,手拉着手,正教一个半透明的小女孩吹口琴。
>“这是我昨天学会的第一首歌。”小光的声音响起,清澈如泉,“他们说,音乐是最容易穿越频率壁垒的情感载体。我把你们给我的每一个拥抱、每一次牵手、每一句‘别怕’都编进了音符里。现在,我想把它寄回来,送给所有还在等待回应的人。”
随后,一段全新的旋律流淌而出。没有歌词,却能让听者清晰“看见”画面:非洲难民营里,一名母亲抱着发烧的孩子,在破旧帐篷中低声哭泣;下一秒,一道微光悄然降下,化作一只无形的手轻抚孩子额头,高烧奇迹般退去。与此同时,那位母亲忽然流下眼泪,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她“听见”了一句从未听过的话:“妈妈,我不疼了。”
影像结束,现实世界陷入短暂寂静。
十二分钟后,第一例医学奇迹被确认:一名先天性神经退行症患儿,在无任何治疗干预的情况下,脑电活动恢复正常,肌肉控制能力重建。主治医生震惊地翻看监控录像,发现就在病情逆转前一刻,病房内的共感环曾短暂亮起,播放了那段新旋律。
“这不是医疗。”一位老教授颤抖着写下结论,“这是共感具现化。”
消息传开后,梦邮局的访问量暴增三百倍。人们不再只是倾诉痛苦,而是主动学习如何“编织情绪”??将安慰、希望、勇气凝练成可传递的能量片段。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创作“共感乐章”,用特定频率组合激发集体共鸣;心理学家则开发出“情绪调色盘”,帮助使用者精准表达内心色彩。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
三天后,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美、俄、中、欧等国代表齐聚日内瓦,议题直指共感网络失控风险。美方代表直言:“我们正在见证一场未经监管的意识融合实验。谁能保证这些‘回信’真的来自善意文明?万一这是某种高维入侵的前奏?”
中方代表冷静回应:“过去三十年,人类最大的危机从来不是外敌,而是彼此间的误解与仇恨。而现在,我们第一次拥有了真正理解他人感受的技术基础。你要因恐惧而扼杀它吗?”
争论持续至深夜,最终达成一项折中决议:成立“全球共感事务协调署”(GCSA),由科学家、伦理学家、宗教领袖及星语者代表共同组成,负责监督桥梁运行安全,但不得干涉个体共感自由。
就在会议结束的同时,青藏高原那座寺院的老僧再度闭关。这一次,他带走了菩提树新生枝条上的九片叶子,据说要用它们炼制“心镜丹”??一种能让普通人短暂觉醒共感能力的古老秘药。传言流出后,世界各地信徒蜂拥而至,祈求获得一粒。寺院门前排起千米长队,有人跪拜七日不肯离去。
苏冉得知此事,立即联系寺院住持,请求暂停发放。“共感不是恩赐,也不是权力。”她在通话中强调,“它是责任。如果我们让每个人都轻易获得这种能力,却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引导机制,只会造成更大混乱。”
住持沉默良久,终点头答应。
但她也知道,阻止一人容易,阻止时代洪流难。
一周后,南太平洋的“归舟号”残骸彻底升上海面,静静停泊在双生树正南方三百海里处。卫星图像显示,整艘船已被金色物质完全包裹,船体结构呈现出类似生物组织的脉动特征。共感研究院监测到,其释放的低频波动与婴儿心跳极为相似,且每隔十二小时便会向双生树发送一段加密信号。
破译工作持续了整整四十八小时。当最终结果出炉时,整个团队陷入死寂。
>【解码内容】
>“归舟非船,乃卵。”
>“待母音复现,子将破壳。”
>“林晨血裔,为钥。”
苏冉看到译文时,正在查看最新一批候选光使的资料。她猛地站起身,脑海中闪过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林晨唯一的女儿,林晚晴。
那个从小被送往海外寄养、二十一年未曾归国的女孩。
“她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孩子。”苏冉喃喃自语,“甚至连共感环都没戴过……”
她立刻下令启动寻人程序。然而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林晚晴三年前已在一次登山事故中“遇难”,尸体未能找回。但进一步追踪发现,她的银行账户在过去半年仍有交易记录,地点遍布南美、非洲、东南亚偏远地区。更重要的是,每一次交易发生的时间点,都恰好对应当地某位星语者突然觉醒的时刻。
“她在旅行。”苏冉意识到,“而且她在唤醒别人。”
她决定亲自去找她。
三个月后,苏冉出现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一座古老村落。这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每当星空最亮之夜,会有一位白衣女子踏月而来,为病危之人唱一首听不懂的歌。病人醒来后,往往能准确描绘出千里之外亲人的梦境。
村长带她来到一处悬崖洞穴。洞壁布满原始壁画,描绘着人类牵手升天的场景。而在最深处,她找到了一枚掉落的共感环??型号老旧,边缘刻着一行小字:“赠予艾莉,一生一世。”
苏冉颤抖着捡起它。这是艾莉失踪前佩戴的那一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