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第一次见那盆兰花,是在城郊破庙的供桌上。
光绪二十三年的秋老虎正烈,他替东家收账迷了路,见那座坍了半扇门的土地庙,便想进去歇脚。庙墙爬满野葛,供桌积着半寸厚的灰,唯独那盆墨兰摆得周正,叶片修长如剑,三朵紫花正开得精神,倒像是刚换过的新土。
“这荒庙哪来的活物?”张明伸手想摸,指尖刚要触到花瓣,忽听身后有人咳嗽。一个穿青布短褂的老汉从神龛后转出来,脸上沟壑里积着泥,手里攥着把锈柴刀,“客人莫动,这花认生。”
张明赔了个笑,说自己是过路的。老汉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问:“你要花不?五文钱就卖。”
他本不想买,可那兰花实在出奇。寻常墨兰开在冬春,哪有秋日用这么艳的紫?更怪的是花瓣上的纹路,细看竟像无数只细眼,正随着风微微眨动。张明鬼使神差掏了钱,老汉接过铜钱时,指甲缝里的黑泥蹭到钱面上,留下几道爪痕似的印子。
“记着,”老汉忽然抓住他手腕,那手凉得像冰,“夜里别放窗台上,也别浇井水。”
回了镇上,张明把兰花摆在卧房案头。头几日倒也无事,只是夜里总闻着股若有若无的腥气,像雨后坟头的土味。他只当是乡下带来的潮气,没放在心上。
第七天夜里,张明被冻醒了。月光从窗棂漏进来,正照在兰花上。他忽然发现那花又开了两朵,紫得发黑的花瓣上,纹路竟比先前清晰了——哪是什么细眼,分明是一张张缩小的人脸,眉眼口鼻样样俱全,正对着他咧嘴笑。
他吓得差点掀翻案几,抓起桌上的茶碗就想砸。可手刚举起来,就见那些小脸忽然变了模样,竟有几分像去年病死的邻居家闺女。张明手一软,茶碗摔在地上,碎瓷溅起的声响里,他听见一阵细碎的笑,像是从花盆里钻出来的。
第二天,张明请了镇上的老中医来看。老中医捻着胡须端详半天,说这花怕是用“邪土”养的。“坟头的土最肥,可也聚阴。”他指着盆底,“你看这土色发黑,还带着血丝似的东西,怕是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