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第167章 组建东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7章 组建东宫(1 / 2)

京城的皇宫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又暗藏波澜的氛围之中。朱棣在内心深处,虽早已认定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之位的人选,但没有昭告天下之前,还是忍不住要权衡一番。

朱高炽生性沉稳,为人忠孝仁厚,在靖难之役期间,以世子之身留守北平,面对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大军围城,他镇定自若,指挥若定,仅以万余兵力成功坚守城池,为朱棣的后方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朱高炽对儒家经典有着浓厚的兴趣,身边也围绕着不少饱学之士,其治国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这让朱棣看到了他作为守成之君的潜力。而且朱棣更看重的,是朱高炽生了一个好儿子,他的好孙儿——朱瞻基。

如果说朱棣对朱高炽还有担心和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早先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虽说这几年经过调养已经大有改善,但相较此子朱高煦,他还是缺乏那种驰骋沙场的英武之气,与朱棣心中理想的帝王形象略有差距。

但权衡再三,朱棣还是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毕竟,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不仅仅需要军事上的勇猛,更需要仁德宽厚的治国之道。而且他相信伴祥瑞而生的好孙儿朱瞻基一定会成个一代圣君。

想到朝中百官大多都支持长子,自己心中也确定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之选,朱棣便清了清思绪不再纠结,转而开始全身心地思考起东宫官员的班底来。

东宫官员肩负着教育与培养太子、巩固皇权传承的重任,这一重任犹如千斤巨石,压在朱棣的心头,让他深知对其筛选不可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而且,朱棣还有自己的一番心思。他得位不正,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这在当时的封建礼教观念下,难免会遭受一些质疑。于是,他迫切地想做出一番文治武功,向天下证明自己才是皇考朱元璋的正统继承者,是大明真正的天选之主。

那些番邦部落,尤其是北方蒙古各部虽然表面上归顺大明,可实际上确实野心勃勃,就像一群隐藏在暗处的饿狼,你强大的时候,他们便会乖乖顺从,甚至如同哈巴狗一样摇尾乞怜,但一旦让其得到机会,必会南下侵扰大明,烧杀抢掠,涂炭百姓,狠狠咬上你一口。

朱棣回想起自己身为燕王就藩北京时,便与蒙古北元交战多年,深知蒙古各部的狼子野心。如今身为大明皇帝,他心中一直盘算着亲征漠北,以绝后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