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细薇人生中第一次操持丧事,一送就送走两个,直到跪在灵堂里烧纸的时候,她都还有点回不过神来。苏令瑜倒很平静,只是左半边脸上,昨夜许昭严那一耳光留下的通红指痕还没消褪。
按照苏家的境遇,这场丧事是不会有几个人来吊唁的,奈何苏令瑜如今势头好,颇有些苏细薇认都不认识的人,看在苏令瑜的面子上来看看这对横死的夫妇。
只是这骤然之间死了两个,一个病死一个吊死,到底不太好听,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有几个人跟苏令瑜攀谈时,话里话外地打听着,苏令瑜只是沉默,苏细薇却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在许昭严上吊那一夜,苏令瑜说的,让许昭严别太麻烦她是什么意思。
苏细薇清楚,苏荣昌不是正常病死的,她平静下来以后,也渐渐想出这事里不对劲的地方。苏荣昌的死,与其说是苏令瑜弑父,不如说是许昭严杀夫。
如果许昭严还活着,苏令瑜处理这件事,确实会麻烦一些,哪怕她“大义灭亲”,把许昭严推出去,依照许昭严的性格,她未必会让苏令瑜好过。
可如果许昭严死了,这事就不一样了。
毕竟苏荣昌和许昭严这才到长安一天,就双双去世,苏荣昌更是被官兵帮忙抬进来的,他进城时病成什么样,那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呢。苏令瑜就是再有能耐,也没法隔着这么远让他苏荣昌病成这样。
所以只要许昭严一死,苏细薇管好自己的嘴,就没有人会把这事想到苏令瑜身上去。即便苏细薇想说什么,拿不出证据,也不会有人信她。
这件事最好的结果,就是没人知道其中有蹊跷,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苏荣昌真是病死的,许昭严真是受不了打击吊死的,把这事翻篇就行了。
假使真有个万一,有那二愣子非要把苏荣昌的死因刨根究底,苏令瑜也不怕他。这本来就是许昭严动的手脚,死人不会说话,推过去就行了。
怎么算,她都不吃亏。
想到这里,苏细薇有些汗毛直竖。她想起苏令瑜在庭院中看着许昭严尸体时,那寂无波澜的眼神。昨夜,在她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她就知道许昭严会死,那一整晚…她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中度过?她在等着自己的母亲去死。
苏细薇不觉得苏令瑜会伤心,她只是觉得恐怖。
哪怕是把这个机会交到她手上,她自问都不一定能做得到让许昭严就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自杀。
可苏令瑜可以。苏细薇深信就算许昭严不肯自杀,苏令瑜也会设法弄死她。
直到现在苏细薇才开始承认,在某些事上、尤其是大事上,她或许一辈子都不可能比得上苏令瑜。
她不够狠心,也没有这个胆魄。
她光是想想就觉得胆寒的事,苏令瑜可以眼也不眨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