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国公府要举办春日宴。
这两日,京城的各家勋贵府里,相继都收到了宣国公府派人送去的请帖。
请帖大多由宣国公府的管家,带着下人们分发;但有很多权贵府里,则是由宣国公府四个支撑门户的男丁,亲自送到宾客手上。
这让众人对这张请帖的份量,看的愈发重了。
在重视这张请帖的时候,对这桩宴会的主人公,也更多了两分重视。
女眷们有志一同的准备了见面礼,且那见面礼颇为贵重。
不怪众人如此操作,实在是,这正月都没出,办的什么春日宴?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春日宴只是个名头,真正目的,怕不是要将那刚认回来的嫡女,介绍给京城的权贵认识。
京城权贵都是人精,稍微琢磨琢磨,就猜到了宣国公府此时办宴会的动机。他们在人后不免也絮叨几句,诸如,“还真是飞上枝头做凤凰了”“也是好命,丢了这么多年,还能找回来”“年纪还不算大,好好教上两年,到时候多的是如意佳婿可以选”……
众人议论纷纷到时候,宣国公府的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丫鬟下人被老太太和杨凌嘉指挥的团团转。或是洒扫,或是布置,或是准备宴席。
顾望尘父子四人也不得闲。
宣国公要上朝,要办公,尤其春闱一日一比一日近,宣国公又被点为金科考官,那真是忙得晕头转向,连开宗祠祭祀祖宗,告知祖宗喜事,那都是抽时间进行的。
宣国公忙得分身乏术,顾望尘也不能脱身。
远在锦州的楚家人,收到了楚砚良百忙之中写下的书信,知道云莺的身份被证实,连夜收拾了行李,这就进京来了。
为首的老岳丈今年八十往上了,身体还没自己父亲健壮。顾望尘几次写信过去,让老人家万万保重身体,等忙过这两天,他亲自带云莺去锦州拜见外家。
奈何好话说尽,老爷子只不肯答应。甚至连回信都懒得仔细回,只懒散的交代一句大致到京的时间,好让女婿提前安排好人来接,并将客院等都准备好。
顾望尘看到这封信后,哪敢真的等老丈人到了京郊了再去接?
老人家上一次进京,还是徽音去世时,他赶在徽音入土之前,亲自来送了女儿最后一程。
这一二十年,许是心灰意懒,许是担心触景生情,老人家再没踏足过京城地界。
如今八十好几的年纪,他往京城来看他外孙了,顾望尘生恐老人家有点好歹,在接到信的当天,就骑着马往锦州方向接去了。
宣国公和顾望尘都脱不开身,顾元明和顾元熙只能将府里的事情接过去,如此,也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