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瞒着殿下,皇帝近来龙体偶有不适,小奴侍奉内庭,经常听皇帝念叨殿下的名字,这不又差小奴前来央请殿下回京,陛下是真的惦念着您了。”说着,黄门又从怀里取出一物,打开包裹的丝巾,里面是一只发钗。
朱友文认得是王妃之物,黄门又凑到朱友文跟前故意小声说道:“临行时,博王妃嘱咐小奴将此物一并带给殿下,请殿下不要迟疑,见物立即回京,以免迟则生变。”
朱友文闻言,内心忐忑不定,来回踱了几步,继续问道:“郢王、均王,近来可有动静?”
黄门道:“均王在山东筹粮未归,前日刚上一表,说已筹军粮十五万担,陛下龙心大悦,直夸均王能干呢。”
朱友文闻言轻轻皱眉。
“至于郢王,小奴此番动身前,陛下先有一诏,已命郢王赴南吴联结徐温,以共同抵御李存勖,郢王早小奴出城,眼下应已身在江南了。”
朱友文听到这里,难掩心中激动,须知两个兄弟都不在京城,父皇独召自己回宫,加之前番钰澄作出的时局分析,显然太子大位是铁定要传给自己了。
于是不再踌躇,当即决定动身返京。
起先点了三千军士同行护送,待到出城时,朱友文又有些担心。毕竟父皇朱晃是个多疑猜忌之人,自己若是带兵回京,恐惹其见疑,到时非但太子之位不保,就连性命也是攸关。故而又命军队留扎城内,自己只带亲身侍卫百人,并有钰澄随行,快马加鞭至奔汴梁而去。
转眼第二天黄昏时,一行人已经到了汴梁城西北二百里处。此处有一朝廷驿站,名为潞坟驿。
朱友文行到此处,早有官员迎候多时,驿卒们将众人马匹牵去后院饮饲,官员迎候朱友文入驿站歇脚。
朱友文不疑,径入内堂,才刚进门,身后闪出几个武士急将房门锁了,随即传旨的官员从屏风后转过身来,喝令博王接旨。
“朕起于微末,赖祖宗之德,将士奋勇,万民拥戴,方得定鼎中原,开创大梁基业。
博王朱友文,朕素寄予厚望,授以重权,恩宠有加。然其狼子野心,渐露端倪。竟敢与逆党勾结,妄图谋篡朕之皇位。此等大逆不道之举,天理难容,国法难恕!
今特下诏,赐朱友文自尽。即刻执行,以正国法。
钦此!。”
朱友文大惊,即唤从人,可他不知驿站四周围的伏兵已将他的百名随从控制住了,至于钰澄,竟也早已不知去向。
“我无罪责,何故杀我?!”
朱友文战兢兢、哭戚戚,他怎么也想不通父皇朱晃为何要将他赐死。他的一只手下意识的摸向腰间佩刀,众人见其还欲反抗,武士们一哄而上,将其乱刀砍死,尸首斩成数段,首级被传旨官员带回了京城,向朱友珪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