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特么是人话吗?
通篇使用了“牺牲”、“英灵”、“奉献”、“敬意”、“感激”等充满神圣与悲壮色彩的词汇。
谁是这些词汇的承载者?
在他们的眼里,这些战犯成了为“祖国未来”和“亚洲解放”献身的悲情英雄?
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洋洋洒洒数百字,对于“侵略”、“战败”、“投降”、“道歉”、“谢罪”这些代表历史真实责任的关键词汇,他刻意只字不提!
只是轻飘飘地使用了“终战”一词来偷天换日。
在他们的历史观里,那是一代本子人为了赶走欧美殖民者,为了解放亚洲,为了获取工业资源而只能进入亚洲各国。
但亚洲各国不理解他们的苦心,反而进行激烈反抗,他们被迫用武力镇压亚洲各国反抗者。
他们进入亚洲各国是不得已的,是出于好心的。
他们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大屠杀,那是被污蔑抹黑的,反而全世界只有他们吃过核弹,他们才是受害者。
为了本国的崛起,他们的先烈战死在异乡,他们都是二战后本子崛起的基础条件,是这些人为二战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都是可歌可泣的,要时时念着他们的好,常常要纪念他们的牺牲…
这就是为什么亚洲各国激烈反对本子参拜靖国神厕。
因为他们一号人物都去了,那本子普通人更以为那些战犯没有错。
他们是为了发展,为了二战后本子人过上好日子,命都没了。
在华夏、高丽杀几个人怎么了?你们华夏人、高丽人觉得那些甲级战犯是魔鬼,不过是因为本子打输了被硬按的罪名。
在历史上,他们就是本子的英雄。
每次当华夏人以及亚洲人会议这段往事,他们会说华夏人煽动仇恨,缺乏现代性,没有普世价值。
“呸,我去你姥姥个腿儿的。”
…
与此同时,一场在娱乐圈掀起的暗流也正悄然漫延。
由好莱坞巨头斯皮尔伯格监制的电影巨制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选角工作。
这部电影改编自米国作家阿瑟·高顿的同名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二战前后京都花街柳巷中艺伎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