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9章 春耕伊始(1 / 2)

去年试种的豆子和青菜,天灾人祸,后来疏于管理,显不出跟南梁那边有多大差别。

絮儿觉得崔景是个有本事的人,看他那样大力发展松县,就不像个平淡度日的小官。

他身后的势力能走多远,看人家的气运实力。关屯有孟长义带人守护,她觉得心里安稳。

只需要一小块地方,让作物正常地走过春秋即可。

确认土地归属之后,已经回村的所有人,对田地边边角角规划更加上心。

薯蓣和野豆子是必然要大片种植的作物,但好地还是要种主要粮食。

去年的麦田位置,轮茬该种谷子。各种杂豆无需规整之田,垄边地头随意播撒,自由生长不受限。

去年落霜之前,举当时全村之力,堪堪掘出三成陈根,春暖日高,除了粪地,两头牛开始成为主力。

浅耕第一遍,拢走旧根杂物,算作翻田一次。牛不累,人稍显轻松。

等第二次深耕,就需要人紧跟其后将土块敲打耱地使其变得精细。

这类不算好的开荒地,三次太少,六次不多,春耕之前这一项,需要更多的人,足够的耐心,才能使土地在播种之前达到一种柔细的状态。

肥田之法不止一种,关屯的农人,还需要日积月累的勤劳,才能将这片荒芜变成良田。

准备种薯蓣的高垄早早准备妥当,在众人一遍又一遍纵横耕地时,那片地无声冒出许多杂草。

村里人在野菜这件事上十分不挑食,凡是吃了没毒的,不论苦的脆的酸的涩的,统统收进篮子带回去。巧织会想办法做得好入口一些,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好。

杏花开了又落,小囡已经是个能扶床而走的大孩子。

蒸熟的榆钱饼摆放在石罗锅坟前,那处小土包,是被他们尊敬的老者的家门。老邻居们会笑着对空招呼,告诉石罗锅他们进行到什么步骤。

谷雨之后断霜,清早起床总能闻到土地苏醒的味道。一场小雨过后,王志带人回来拿过一趟粮食。

得知他们守关无人重伤,已经让留守的人直呼万幸。

每个人都在想办法做自己擅长之事,守关危险,种地辛苦,他们不曾互相细说,却全都得到对方理解和敬重。

王志带走为数不多的粮食,絮儿并不慌张。这个时候山里已经有很多能吃的东西,最实用的则是去年晾晒的薯蓣片。

那时候人口少,挖薯蓣的时候没轻没重,导致很多都是伤的,不好存放。晾晒之后的薯蓣,早已经变了另一个口感。陈巧织和宋丹霞,总能配合着将这些平平无奇的东西,做出新花样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牛有田,和睦安宁。

絮儿把心思全都扑在开荒种地上,白日里觉得日子过得极快。若是赶上偶尔小囡起夜,她一时半刻睡不着,总会想想孟长义那些人。

王志说他们受得是轻伤,絮儿知道实际上几乎得流血断骨。她不知真正的边关是何模样,却在松县见过战场。

崔景不想放走孟长义,是因为孟大哥能打。做为守县之官,他太需要能人相佐。

孟长义啊,你心是回来了,可人到底好不好呢?

每日留给絮儿胡思乱想是机会并不多。虽说村里有两头耕牛能下地,不过其中一个十分认人,倔脾气上来,只有林宝乐和絮儿才使唤得动。

林宝乐接手放牛的任务之后,刮风下雨没停过对两头牛的伺候。割草是最简单的活计。刷毛饮水清理牛棚,这小子闷不吭声手脚麻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