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0章 古今乐器(1 / 2)

胡琴未歇电音起,阮咸犹伴量子弦。

莫道新声乱古调,融汇东西始见天。

话说2052年春,上海音乐厅举办

"超时空沪剧交响会",

由苏逸飞担任艺术总监。

这一夜,台上乐器之奇,令观众目不暇接——

传统乐器的未来演绎:

智能二胡:琴弓内置感应器,演奏者手势变化可触发全息影像,拉奏《紫竹调》时,空中竟浮现出摇曳的虚拟竹林。

在那个科技与艺术完美交融的未来世界里,有一件乐器,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更融入了前沿科技的灵魂,这便是那把令人叹为观止的智能二胡。

这把二胡是前辈钱富春流传到钱富春再流传到钱彦及他的儿子钱博,现在是在钱博儿的手中。

经钱博儿的改造,其外观古朴典雅,与传统无异,但内在却藏着无尽的奥秘。

他在琴弓巧妙地内置了高精度感应器,能够精准捕捉演奏者每一个细微的手势变化,仿佛是演奏者与乐器之间建立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让情感的流动更加直接而深刻。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月光如水,洒满了古老的庭院。

一位身着汉服的青年钱博儿,手持这把智能二胡,缓缓步入院中。

他轻启朱唇,深吸一口气,随即轻挥琴弓,一曲《紫竹调》悠然响起。

随着旋律的流淌,奇迹发生了——空中开始泛起层层细腻的波纹,仿佛时空被轻轻触碰,紧接着,一片虚拟的竹林在月光下缓缓浮现,摇曳生姿,与现实的景致交相辉映,美得令人窒息。

竹叶随风轻摆,发出沙沙的响声,虽然只是光影的幻象,却异常真实,仿佛能嗅到那股清新淡雅的竹香。

竹林间,偶尔有光影构成的鸟儿掠过,留下一串串清脆的鸣叫声,与二胡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视听盛宴。

青年演奏者钱博儿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跃,每一次触弦都带动着空中竹林景象的微妙变化,时而竹叶密集,如细雨绵绵;

时而疏朗开阔,宛如晴空万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