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与正文无关)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一骑黑马踏碎长安城的积雪,马背上的人裹着玄色大氅,帽檐压得极低,只露出半截线条凌厉的下颌。城门卫刚要阻拦,那人扬起手中玉牌,乌木牌面上"魏"字朱砂淋漓如血。
"丞相府的令牌!"城门尉慌忙退开,那匹马已如离弦之箭穿过永宁门。
魏衡勒马停在朱雀大街转角,摘了兜帽。五年边关风沙将昔日翩翩少年磨出铁骨棱角,左眉骨上一道新痂还渗着血丝。他望着远处丞相府门前的白灯笼,喉结滚动三遭才咽下那口腥甜。
"公子!"老仆魏忠踉跄扑到马前,枯枝似的手攥住他衣角,"老爷临终前..."
"我知道。"魏衡翻身下马,雪粒子扑在脸上如刀割,"灵堂设在何处?"
穿过三重素缟垂挂的游廊,檀香混着冰块的寒气扑面而来。魏衡在灵柩前三跪九叩,抬头时瞥见棺木右侧站着个戴孝的年轻妇人,杏眼含泪,腰间却系着只有正室才配用的玄色丝绦。
"这位是..."魏衡捻着香火的手指微微发颤。
"衡儿回来了。"妇人未语先泣,"我虽过门不足三月,到底..."
"苏姨娘。"魏忠在旁低声道,"老爷续弦的如夫人。"
香炉"当"地一声响。魏衡将三炷香生生按断在炉中,转身时大氅扫落供案上青瓷盘,新摘的白梅碎了一地。他盯着妇人腕上那只熟悉的翡翠镯子——分明是亡母旧物。
"公子节哀。"阴影里转出个穿绛紫官袍的中年人,"魏相突发心疾,太医都来不及..."
魏衡认出这是父亲政敌门下走狗,兵部侍郎赵垣。他忽然笑起来,亲手扶起跪地啜泣的苏姨娘:"父亲既将家事托付姨娘,衡自当遵从。只是..."指尖在妇人腕间一搭即收,"这镯子沁凉,仔细冻着。"
当夜子时,魏衡独自跪在灵前添灯油。忽听棺木中传来"笃"地一声轻响。
然后便是疑棺藏锋。
灯花爆了个双蕊。
两侧持戟的羽林卫盔甲锃亮,额角却渗出冷汗——他们影子在正午阳光下本该短如墨点,此刻却诡异地拉长扭曲,如同地底爬出的魍魉。
祭天台上的青铜鼎青烟笔直,却在升至九丈时突然散作狰狞鬼面。观礼的宗亲们垂下头,假装没看见那烟霭中一闪而过的畸形轮廓。喜娘捧着的合卺酒在玉杯里微微荡漾,倒映着乌云边缘渗出的血丝般的光——那分明是朗朗乾坤,却让人无端想起昨夜被雷劈焦的百年合欢树。
魏衡指尖停在棺木雕花的云纹上,那声轻响仿佛幻觉。但当他俯身将耳朵贴上去,分明听见里面传来指甲刮擦木板的细碎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