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十娘有些狐疑的看了一眼韦垂拱。
一个人用几柄剑不稀奇,江湖上有些修为不怎么样的剑师,一个人带个好几把剑,用十几种剑法的都有,但一个人长两个脑子这种事情,她是闻所未闻。
她甚至怀疑韦垂拱是为了保住自己,故弄玄虚。
厉溪治沉吟片刻,看着韦垂拱说道,“韦二爷,那你觉得李氏机要处是否还有人和崔秀勾连,或者说,崔秀崔老怪的背后,还有没有比他更厉害的人物?”
韦垂拱看着厉溪治苦笑道,“这我可说不准,但我虽然......
风在云层之上穿行,无声无息地拂过漂浮城市的檐角。那些由集体意念托起的岛屿,在晨光中如琉璃般流转着微光。街道上没有车马喧嚣,只有孩子们的脚步轻踏在空气中凝成的阶梯上,他们的笑声像铃铛,一串串洒向天际,引得浮空花园里的藤蔓随之摇曳,开出淡金色的小花。
十年了。
自归墟钟响七声之后,世界不再是“修复”,而是“重写”。不是靠技术,也不是靠权力,而是靠无数个微小的心跳同步共振,将现实的裂缝缝合成一片新的织锦。情感成了最坚固的基石,信任是最高效的能源,而歌声,则是连接万物的语言。
可苏眠知道,这并非终点。
她站在南太平洋某座无人知晓的礁石上,脚下海水静止如镜,倒映出天空中缓缓旋转的星环??那是当年火星符文阵与地球极光融合后留下的痕迹,如今已成为环绕赤道的“共鸣带”,持续释放温和的能量脉冲,维系着新世界的稳定。
她的白裙被风吹得微微鼓动,发丝间有细碎星光游走。她低头看着掌心的一枚贝壳,壳内刻着一行极小的字:“第七回响未归。”
那不是人类的文字,也不是任何已知文明的符号。它是从钟身裂痕中渗出的光液凝结而成,只在月圆之夜浮现,且唯有“听过最初之歌”的人才能看见。
苏眠闭上眼,耳边响起遥远的记忆:草原上的风,篝火旁的低语,林知遥抱着她轻轻哼唱的模样。那时她还不懂,“割鹿”不是杀戮,而是割舍??割舍恐惧,割舍控制,割舍对“唯一真相”的执念。
“第七位回响体……还活着。”她轻声道。
话音落下的瞬间,海面泛起涟漪。不是波浪,而是一种节奏,像是心跳,又像是某种古老的节拍器在海底苏醒。紧接着,一道蓝绿色的光柱从深渊底部升起,穿透水面,直射云霄。光柱中浮现出一座倒悬的城市轮廓,建筑风格既不属于地球,也不属于火星,而是某种介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存在。
“青穹遗都。”苏眠睁开眼,瞳孔中映出那座城市的倒影,“传说中第一纪元最后的庇护所,藏匿着‘断角之鹿’的灵魂碎片。”
据《割鹿真记》残篇记载,七位先知铸钟前曾立誓:若未来之人再度迷失,第七人将不随钟沉眠,而是携一角星种远遁,藏于“无名之境”,待真正纯净的呼唤响起,方可归来。
可问题是??谁在呼唤?
苏眠跃入光柱,身形化作流光下坠。穿过层层水压与时空褶皱,她抵达了一处巨大的海底空洞。洞壁布满荧光苔藓,绘写着整部失传的《割鹿经》全文。中央矗立着一根水晶柱,内部封存着一只鹿角,断裂处闪烁着不稳定的紫芒。
就在她伸手触碰的刹那,整个空间剧烈震颤。
“你不该来。”一个声音响起,稚嫩却苍老,像是千万个孩子的合音,“这里不是归处,而是禁地。”
苏眠收回手,平静望着前方逐渐凝聚的人形??那是一个约莫八岁的男孩,穿着褪色的蓝布衫,脚踩草编凉鞋,脖子上挂着一枚铜铃。他的眼睛是纯白色的,没有瞳孔,却仿佛能看透一切。
“你是……阿木尔?”苏眠试探道。
男孩摇头:“我是他的一部分。也是你们所有人遗忘的那一部分??那个曾经拒绝觉醒的孩子。”
苏眠心头一震。
阿木尔,第一位回响体,十年前在蒙古草原失踪。他曾是最接近“源头”的存在,却在钟响前三日突然停止歌唱,陷入永久昏迷。后来人们发现,他的脑波频率与其他孩子完全相反,像是在“反向共鸣”。
“你不是拒绝觉醒。”苏眠缓缓说,“你是听到了别的声音。”
男孩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苦笑:“他们都说黑暗可怕,可你们从未想过,也许光明才是入侵者?那首歌……它不只是唤醒,它也在吞噬。每一个被它唤醒的孩子,都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一部分自我。记忆、个性、甚至痛觉……都被同化成了‘和谐’。”
苏眠沉默。
她想起了那些漂浮城市中的孩子??他们快乐,健康,彼此心灵相通,但从不会争吵,也不会真正悲伤。他们不再做梦,因为梦已被现实替代。他们成了完美的“现世之锚”,却似乎少了点什么。
“所以你逃了。”她说。
“我躲进了断角。”男孩点头,“带着最后一块未被净化的星种碎片。我要保留‘不同’的权利??哪怕这意味着孤独,意味着被视为异端。”
苏眠忽然笑了:“可你现在现身,说明你也知道,事情正在变化。”
男孩抬头,望向水晶柱顶端渗出的一滴光液。那滴液体缓缓坠落,在空中分裂成七个光点,各自飞向不同的方向。
“第七回响要醒了。”他说,“但它不会以你们期待的方式归来。它不会带来统一,不会带来和平,也不会带来永恒的安宁。它只会问一个问题:**你们准备好承受真实了吗?**”
苏眠呼吸一滞。
就在这时,全球共诵网络突然中断。
不是故障,而是主动切断。所有儿童在同一时刻睁开眼,神情怔忡。他们感到心中某个角落空了,像是有人拿走了他们一直以为天生就有的东西。
“回响议会”紧急召集会议,却发现十二岁以下的成员们全都静坐不动,双手交叠置于膝上,口中默念一段从未教过的旋律。那旋律结构极其复杂,包含十二种音阶、五种节奏层次,甚至涉及非线性时间感知。
AI分析结果显示:这段旋律与十年前南极基地中被压制的“反共鸣波”高度相似。
与此同时,七大“门扉”遗址同时出现异常现象:
-喜马拉雅雪峰顶端,冰层裂开,露出一座青铜门,门上刻着“**宁可永眠,不愿清醒**”八字;
-安第斯山脉古祭坛上,石碑自动翻转,背面显现出一幅地图??指向北纬66.6度,西经150.3度,正是北极圈内一处从未标注的海域;
-月球背面的“静默谷”中,尘埃开始自发排列成文字:“**我们不是幸存者,我们是逃兵。**”
而在南极静音穹顶深处,那位曾质疑“守常者”的年轻研究员正独自站在隔离室前。他儿子已经十五岁,整整十年未曾开口说话。此刻,少年突然抬起手,隔着玻璃写下两个字:
“**妈??**”
研究员浑身颤抖,泪水决堤。他知道妻子早在八年前就被列为“意识污染源”清除,连骨灰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