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方远达的表情似乎有几分踌躇:“我投资了一个飞行汽车项目,叫‘翼马’,既能在路上走也能飞行。该项目已经通过了政府的审批,并在不久前于一条乡村道路上进行了驾驶实测。当车辆行驶至一个河湾时,试驾员决定启动飞行功能横穿河湾,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绕行距离,这也正是飞行汽车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就在他刚刚起飞的时候,突然惊起了一群飞鸟。该车辆配备了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自动做出躲避动作。然而,不幸的是,在躲避过程中,旁边恰好有电线,尽管系统成功地避开了电线,但仍有一只飞鸟撞上了车辆的一侧旋翼,导致车辆摔落在河滩上,同时气囊全部弹出。尽管试驾员并未受到明显的外伤,但由于车辆在三维空间中以极高的速度进行姿态转变,所产生的离心力导致了试驾员颈椎的错位。我们的试驾员是通用航空经验丰富的小型飞机驾驶员,如果换做没受过专门训练的普通人,情况肯定更糟。我们担忧的是,未来城市中的交通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如果不能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飞行汽车的发展前景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冯雨岭认真地听完方远达的陈述,并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既然方总信任,我能否先问一些问题?”
“稍等。”方远达说着打开了远程会议系统,现场与翼马的总工谭梓荣连线。
冯雨岭就研发思路提了一些问题,谭梓荣一一回答并做了一些补充介绍。听罢,冯雨岭略作思考后说道:“从单体车辆自动驾驶的角度看,我觉得研发工作还是相当优秀的。避险功能实现了自主判断和自动瞬间启动,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成功地躲过了大部分飞鸟,特别是躲过了电线,应急降落地点的选择合理,安全气囊也全部打开。但是方总,既然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就想比较直接地表达我的看法。”
方远达突然坐直了身体:“冯教授,今天请你来就是想听到你的真实高见,所以还务必请直言!”
冯雨岭接着说:“首先,这个产品的开发前提值得探讨。我们要明确这个车未来的主要使用场景,飞行汽车如果仅为乡村山区设计,放弃了城市市场,就难取得快速发展,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达到经济规模。但是如果要想在城市里推广,就必须考虑城市的交通管理和总体交通效率。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开车看到前方不远的地方路上开始堵车,可等我们开到堵点的时候却发现似乎什么情况都没有,看不出为什么堵车,有人称之为‘幽灵堵车’。”
方远达点点头说:“对,你不说我都习以为常了,没太过脑子,现在想来这种情况还挺多。”
冯雨岭接着讲道:“挺早以前,国外有人为此专门做过一个实验。他找了一个很大的环岛当实验场,让汽车一辆一辆开进环岛,每30米左右停一辆车,当环岛一圈汽车首尾相接时,让所有司机同时启动车辆,循环往复地绕行环岛。他发现如果这些车辆行驶中都保持着均匀的车速和相等的车距,那么所有车都会开得非常痛快,整个环岛就像一个大传送带,不堵车,交通效率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当其中一辆车突然慢下来,后面一辆车为了不撞上也会慢下来,接着这个环岛的车就会停停走走,走走停停,这段时间内所有车辆的平均速度都下降,整个环岛的交通效率自然下降。”
方远达一时没有搞清冯雨岭的这段话跟自己的问题有什么关联,转头看向唐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