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
李世民转身问道:"听说你在苏州遇刺了?"
许延年微微一怔:"确有此事,不过臣无碍。"
"朕给你的密旨和专断之权,可曾派上用场?"
"回陛下,臣凭此调动了苏州驻军,方能一举擒获裴琰等人。"许延年如实回答,"若非陛下信任,此案恐难如此顺利。"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你且回去休息,明日早朝再详议此案。"
许延年行礼告退离开紫宸殿,许延年径直去了大理寺。衙门里的同僚见他回来,纷纷上前见礼。周寺正更是热情地迎上来:"许大人辛苦了!苏州案震动朝野,陛下今早还特意问起呢。"
许延年简单寒暄几句,便问道:"裴琰关在何处?"
"在地字三号牢房。"周寺正压低声音,"那老狐狸一直喊冤,说要见杜大人。"
许延年冷笑一声:"证据确凿,由不得他狡辩。"他转向案卷室,"我要查阅近三年所有与苏州漕运有关的文书。"
在大理寺忙碌了一整天,许延年将苏州案的证据全部整理归档,又亲自提审了裴琰。那曾经威风凛凛的苏州刺史如今蓬头垢面,见到许延年时仍不死心:"许大人,你我同朝为官,何必赶尽杀绝?若肯高抬贵手,裴某定有厚报..."
许延年将账册摔在案上:"三万石漕粮,三十七条人命,裴大人觉得该如何'厚报'?"
裴琰面如死灰,终于认罪画押。
离开大理寺时,已是黄昏时分。许延年站在衙门口,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长安城的夜晚总是这般热闹,街上行人如织,酒肆茶楼灯火通明。
"公子,回府吗?"许义牵着马过来问道。
许延年摇摇头:"先去..."他顿了顿,"先去安仁坊看看。"
许延年在门外驻足了片刻,终究没有上前敲门。他轻轻叹了口气,调转马头:"回府吧。"
太傅府灯火通明,管家早已得到消息,带着一众仆役在门口迎接。许延年刚下马,父亲徐景松就从正堂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