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声音无力,目光扫过殿中群臣,"今日可有要事奏报?"
朝议开始,户部尚书率先出列:"启禀陛下,岭南道水患已得控制,灾民安置妥当..."他顿了顿,话音一转,"此次赈灾消耗巨大,江南连年丰收,仓廪充实,理应多纳粮饷以充国库。"
工部尚书立刻反驳:"江南虽丰,然去岁水患频发,百姓尚未恢复元气,此时加税恐生民变!"
两人争执不下,朝堂上渐渐嘈杂起来。许延年站在队列中,眉头微蹙。他注意到皇帝几次揉按太阳穴,似乎身体不适。
"陛下。"御史大夫崔宏光突然出列,"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疏通漕运。江南粮米若能顺利北运,何须加税?"
兵部尚书冷笑一声:"崔御史说得轻巧,疏通漕运需多少人力物力?如今突厥虎视眈眈,边关军饷尚且吃紧..."
争论愈演愈烈,许延年注意到皇帝的脸色越来越差。突然,李世民剧烈咳嗽起来,侍从慌忙递上帕子,上面竟有点点猩红。
"陛下!"众臣惊呼。
李世民摆摆手,却按住额头,面露痛苦之色。太医令匆忙上前诊脉,殿中顿时鸦雀无声。
"陛下操劳过度,肝阳上亢..."太医令声音发颤,"需静养调理..."
崔宏光上前一步:"臣举荐一位神医!去岁三月,拙荆难产,太医院诸位都束手无策,多亏这位神医妙手回春。"
许延年心头一跳,隐约有了不好的预感。
"哦?"李世民虚弱地问,"是何方高人?"
"是位姓陆的年轻大夫,医术精湛。"崔宏光道,"只是..."他犹豫了一下,"是位女子。"
朝堂上一片哗然。许延年握紧了笏板,指节发白。
"女子行医?成何体统!"礼部尚书厉声道。
崔宏光拱手:"当时情况危急,臣也是万般无奈才...不过确实医术高明,拙荆与犬子皆平安无事。"
李世民闭目缓了缓:"传这位陆大夫入宫诊视。"
许延年终于忍不住出列:"陛下,民间医者不明宫中规矩,恐怕..."
"许爱卿多虑了。"李世民摆摆手,"非常之时,不必拘泥。"
退朝后,许延年快步追上崔宏光:"崔大人,这位陆大夫现在何处?"
崔宏光捋须回忆:"去年见她时,似乎在安仁坊一带行医。怎么,许少卿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