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格窗的阳光斜斜切进堂屋,苏晚晴的驱蚊香囊在竹编笸箩里堆成小山,薄荷混着弹壳粉的清苦气息漫过八仙桌,正中央摆着县供销社主任老陈的搪瓷杯 —— 杯沿磕着枚迷你弹壳,是苏晚晴特意放的,底缘刻着 "1984.8.15",正是首单驱蚊香囊交货的日子。
"配方里的红景天和弹壳粉," 老陈的手指敲着桌面,眼睛却盯着笸箩里绣着弹道抛物线的香囊,"真能防三公里内的蚊虫?"
"上个月防汛连试用过," 苏晚晴的指尖划过香囊边缘的锁边,用的是顾沉舟教的 "单套结" 绳法,"战士们说比军用驱蚊剂持久两倍。" 她没提的是,香囊夹层里藏着极细的弹壳碎末,那是顾沉舟找修械所师傅特意磨的,每克都拌着晒干的番茄皮碎 —— 既是驱虫药引,也是 "舟晴园" 的专属印记。
老陈刚要开口,木门 "吱呀" 推开,顾沉舟的作训服肩章蹭过门框上的弹壳风铃,手里握着份牛皮纸卷宗,封皮印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合同范本",角落盖着红漆弹壳章,五角星中间嵌着 "舟晴" 二字。
"防蚊香囊属于军民两用物资," 他的声音带着靶场的利落,却在看苏晚晴时软下来,"滞销可退换条款参照了 1983 年军地协作协议," 翻开卷宗,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片晒干的驱蚊草,"利润分配按三七开," 指尖划过 "乙方(苏晚晴)占七成" 的条款,"符合《军属创业扶持办法》第十八条。"
老陈的茶杯 "当啷" 落在桌上,茶水溅湿了卷宗边缘的弹道标记:"顾家女婿这是把军事战术用在商场了?" 他盯着 "滞销可退换" 的具体细则,发现退货流程竟用弹道图标的方式标注,每个节点都标着 "24 小时响应运费全免 "," 当年在县武装部,"突然拍桌大笑," 怎么没发现你小子还有这手?"
苏晚晴望着顾沉舟后颈的旧疤,想起昨夜他在台灯下研究供销合同,用刺刀尖在 "质量标准" 页刻了行小字:"香囊弹壳粉含量≥30%,误差不得超过 0.5 克"—— 那是用弹道天平称过的。此刻他的作训服口袋里,还装着她新做的、绣着 "合同专用" 的弹壳扣,专门用来别卷宗。
"老陈您看," 她递过个透明玻璃瓶,里面装着分层的粉末:上层是淡红的番茄皮碎,中层银白的弹壳粉,底层墨绿的薄荷碎,"每袋香囊的配比," 指腹划过瓶身的刻度线,正是顾沉舟用弹道比例尺量的,"都按这个标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