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沉舟站在门口,看苏晚晴蹲下身替婴儿调整围兜,发梢的弹壳发卡碰着孩子的襁褓。他突然发现,货架最上层摆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洪水后收集的完整弹壳,每个都刻着 "舟晴布庄开业纪念",尾端的抛物线直指家属区方向。
"沈同志,来看看这件!" 苏晚晴举起件夹棉外套,袖口的麻花辫纹路里混着他作训服的布料纤维,"寒潮来前穿最合适," 指了指内侧的暗袋,"能放你说的 ' 单兵急救包 '。"
顾沉舟接过外套时,发现衣领内侧绣着行极小的字:"弹道有终点,衣料无归期"—— 正是他在话剧终章说过的话,用红景天汁液染的色,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红。他突然想起昨夜,她在煤油灯下缝补受潮的设计图,用他的弹道笔记当镇纸,笔尖在弹孔花图案旁注着:"此款赠边防三连,肩章位置可加护垫。"
雪粒子打在玻璃橱窗上,首单生意的布料钱被苏晚晴仔细收进弹壳形状的铁皮盒 —— 那是用他 1983 年雪崩时打空的弹壳焊的。王嫂子离开时,怀里的婴儿正抓着围兜上的弹壳挂饰,咯咯的笑声混着苏晚晴的叮嘱:"洗围兜时别拆军功章绣纹,那是用防蛀的子弹壳粉染的。"
暮色漫过村口,顾沉舟望着土坯房外墙,苏晚晴用白灰画的 "舟晴" 商标在雪光中清晰可见 —— 左边是钢枪形状的 "舟",右边是毛线针样的 "晴",中间用弹道抛物线相连。他突然明白,所谓生意起步,从来不是单纯的商业冒险 —— 是她把他的钢枪岁月织进衣料,他将她的草药智慧焊进货架,在改革开放的初雪中,共同搭建起一座,用爱与信念做砖、军民协作当瓦的温暖小店。
这一晚,顾沉舟的训练日志躺在 "舟晴布庄" 的货架上,新写的字迹沾着布料纤维:"她用我的铁架床改货架时,焊点连成的线像极了边防警戒线。原来最好的开业礼,是她把我的弹道铅笔画进对联,我将她的草药香缝进衣领。当第一个军属摸着哺乳装的弹壳扣惊叹,突然懂了 —— 我们守护的,从来不止是国土,还有这正在萌芽的、属于军民的美好时光。" 页脚画着铁架货架与弹壳纽扣,中间是重叠的 "舟晴 " 二字,像两匹在初雪中并辔的马,驮着梦想与希望,走向春暖花开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