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嘉三年八月十二日,武家荣接到密报,镇北王派出二十万大军,向西部大举进攻,矛头直指黑水城。
武家荣目光如炬地审视着沙盘上的军事布局,果断下令整军十五万精锐之师,誓要迎战西北王来势汹汹的二十万大军。她深知此战关乎黑水城的归属,每一个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在战略部署上,她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战术,先期已派出三支各五万人的铁血劲旅,分别向东南、西南和正北三个战略要地挺进。
东南方向的铁骑军势如破竹,仅用七日便攻下了锦州这座千年古城。锦州城高池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更成为扼守东南门户的重要据点。西南方面,由老将李遇山率领的玄甲军穿越崇山峻岭,以雷霆之势夺取了蜀洲。蜀洲物产丰饶,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粮仓储备足够支撑大军半年所需。正北方向,年轻的将领赵长河率领轻骑兵长途奔袭,在漫天风沙中一举攻克甘州要塞,切断了西北王东进的咽喉要道。
这三座战略重镇与黑水城形成了完美的犄角之势,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锦州的水路直通江南粮仓,蜀洲的栈道连接巴蜀富庶之地,甘州更是控扼着通往西域的商路要冲。武家荣特意命人在三城之间修建了烽火台和驿站,确保军情传递朝发夕至。更妙的是,这三座城池的交通网络如同蛛网般向全国辐射,既可快速调兵遣将,又能确保物资补给畅通无阻。
当捷报传来时,武家荣正在中军帐内研究地形图。她放下手中的朱笔,嘴角露出一丝胜券在握的微笑。"好!"她拍案而起,铠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传令三军,加紧修筑防御工事。西北王若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回!若是按兵不动..."她目光一凛,"那我们就主动出击,直捣黄龙!"
帐下众将闻言,无不振奋。军师上前进言:"大将军此计甚妙。三城互为犄角,黑水城居中调度,进可攻退可守。更兼粮道畅通,此乃'以逸待劳'之上策。"武家荣微微颔首,转身望向西北方向,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八月十八日后,斥候来报,镇北王的大军已经到了距离黑水城五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不到一日,便可到达黑水城。
武家荣以雷霆之势展开战备部署,整个黑水城在她的指挥下焕发出铁血般的防御气势。她深知"欲守城池,必先御敌于外"的兵法要义,在护城河外一里处精心设计了三重连环陷阱带。这些陷坑深达丈余,底部密布削尖的木桩,表面覆盖的茅草经过特殊处理,既保持了自然色泽又具备足够承重伪装。更巧妙的是,这些陷阱呈锯齿状交错分布,确保敌军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会陷入"前队陷落,后队拥堵"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