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担心步子太大,扯着公司的命脉。
他们两人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是站在各自负责领域最现实、最直接的角度提出的问题。新战略固然激动人心,但如何确保在追逐星辰大海的过程中,脚下的土地依然坚实稳固?如何平衡新旧业务的资源投入?如何规避进入全新领域(如整机制造)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林轩认真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理解他们的顾虑,也早已思考过这些问题。
“家俊,老黄,”他等两人说完,才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你们的担心非常有必要,也是我们新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
“首先,关于资源分配和现有业务的稳定。”林轩明确表态,“我再次强调,在‘北辰’计划的初期阶段(至少第一年到一年半),我们将优先保障‘蜂鸟’项目的资源! 确保它的客户验证顺利通过,确保它的量产爬坡稳定可靠,确保我们能够按时、按质地向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客户交付芯片!”
“‘蜂鸟’的成功,不仅仅是为了履行我们对客户的承诺,更是为了** ??? (hakvar - 希伯来语,意为“确保”,这里引申为保障)** 我们新战略所必需的现金流!我们要用‘蜂鸟’赚来的利润,去滋养‘北辰’和‘天枢’这两颗更加金贵的‘种子’!所以,请你们放心,公司绝不会为了新项目而牺牲‘蜂鸟’这个即将到来的‘现金牛’!”
“当然,”他补充道,“资源的优化和聚焦是必须的。一些非战略核心、投入产出比不高的项目,比如‘龙芯’DVD芯片的下一代大幅升级计划,可以暂时放缓,维持现有市场即可;‘启明’MP3芯片,保持小步快跑的迭代,维持住高端市场的品牌形象就行。我们要把最优秀的工程师资源,逐步、有序地向‘天枢’和‘北辰’项目倾斜,但这个过程会是平稳过渡的,不会一蹴而就。”
听到林轩如此明确地表态优先保障“蜂鸟”,陈家俊和黄耀龙都松了一口气。这是他们最担心的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