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晴鸢和林轩也深度参与了招股书关键部分的撰写和审核,对此早已定下了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展现实力的同时,必须战略模糊。
“安德鲁先生,迈克先生,”赵晴鸢微笑着回应两位投行家,“我们非常理解市场的期待。但启明芯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我们更倾向于用产品和业绩说话,而不是过度描绘尚未完全实现的蓝图。”
她开始巧妙地“包装”故事:“我们在招股书中重点强调的‘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技术’,并非虚言。‘天枢’SoC的研发进展顺利(她当然不会透露这是为‘北辰’OS定制的),它将拥有远超‘蜂鸟’的性能和功能,足以支撑未来形态更丰富的智能移动终端。”
“我们在GPU(‘灵猴’架构)上的持续投入,不仅是为了提升手机的图形体验,更是着眼于未来在平板电脑、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甚至早期AI计算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而我们独特的EDA平台,”她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不仅是我们芯片性能领先的‘秘密武器’,更是我们未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高效推出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它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技术壁垒和商业价值(暗示未来可能对外授权或分拆)。”
“至于募集资金的用途,”赵晴鸢继续说道,“我们将主要用于:第一,加速‘天枢’等下一代SoC的研发和流片;第二,持续投入GPU、AI、低功耗等核心技术的预研;第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关键技术和人才的战略性收购与整合(为‘北辰’生态布局埋下伏笔);第四,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推广和客户支持体系。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够驱动公司长期增长的投入方向。”
她的解释滴水不漏,既展现了启明芯在硬件和核心技术上的强大实力与前瞻布局,又巧妙地将“北辰”OS和生态系统的真实意图,隐藏在了“下一代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优化”、“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完善解决方案”等相对模糊的表述之下。
来自达维律所的律师团队,则在“风险因素”部分绞尽脑汁。他们既要按照SEC的要求,充分揭示公司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包括技术迭代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客户集中风险、供应链风险、知识产权诉讼风险等,又要避免因为过于负面或具体的描述,而吓跑投资者,或者不慎泄露公司的核心战略机密。每一句话都需要反复斟酌,既要“免责”,又要“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