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回答道:“根据我们的心理侧写和监控分析,皮埃尔本质上不是一个坏人,技术能力也很强。他这次选择泄密,一方面是确实被苹果的天价Offer和解决家庭困难的承诺所打动;另一方面,可能也与他近期在项目组内因为某些技术观点分歧而感到有些‘边缘化’有关。我认为,他内心深处依然对‘北辰’这个项目抱有技术理想,并且对背叛行为感到恐惧和挣扎。如果处理得当,他有很大可能被我们‘策反’,成为一个传递假情报的‘双面间谍’。”
“很好。”林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就按计划行事!我要让乔布斯为他的‘小动作’,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二步:精心炮制“甜蜜毒药”
林轩立刻召集了小张、以及负责“北辰”OS安全架构的另一位核心专家,开始连夜炮制一份专门为苹果“量身定制”的“北辰安全架构核心文档V0.9(伪)”。
这份文档,真假掺半,极具迷惑性:
真的部分: 包含了大量真实的、但并非最核心的“北辰”OS安全特性描述,比如应用沙箱的基本原理、权限管理的大致框架、基于硬件TEE(可信执行环境)的设计思路等等。这些信息足以让苹果的技术团队相信其真实性,并投入资源进行研究和应对。
假的部分: 在最关键的底层实现细节、加密算法选择、密钥管理方案、以及未来版本可能引入的“杀手锏”级安全特性上,则故意埋入了大量错误的信息、具有误导性的设计、甚至是巧妙的技术陷阱!
例如,在加密算法上,可能“暗示”启明芯采用了某种看似强大、但实际上存在已知(却未公开)漏洞的算法;在密钥管理上,可能“透露”了一种看似安全、但实际上容易被侧信道攻击(Side-channel attack)攻破的方案;在沙箱机制上,则可能故意遗漏了几个最关键的隔离措施……
“这份文档,要写得极其专业、极其可信,让苹果那帮自大的工程师一看就觉得‘哇,启明芯的安全架构果然牛逼,我们必须赶紧研究透彻,找到克制的方法!’”林轩指示道,“但实际上,他们研究得越深,就会陷得越深!等他们按照这份‘地图’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开发和防御时,最终会发现自己完全跑偏了方向,甚至可能为我们未来的真正攻击留下了后门!”
这份“甜蜜的毒药”,由林轩亲自把关,每一个技术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确保其“毒性”恰到好处,既能成功误导对手,又不容易在短期内被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