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老少爷们儿茶余饭后最爱唠嗑,从东市哪家肉铺短斤少两,到未央宫里又出了啥新鲜事儿。成帝在位这些年,堪称吃瓜群众的 “快乐源泉”,今儿爆个后宫猛料,明儿来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剧情跌宕起伏,比平康坊的歌舞戏还精彩。街边茶馆的茶博士一边给客人续水,一边绘声绘色地讲着刚听来的八卦,引得众人纷纷围坐,瓜子壳吐了一地。
河平四年春正月,成帝一道诏令传得满城皆知,字里行间全是 “务行宽大”“禁苛暴”,说什么 “一人有罪,别牵连全家”,还关心起了农民兄弟,又是免租赋,又是收留流民,听着暖心极了。长安街头卖炊饼的老李头撇撇嘴:“皇帝老儿这话说得比蜜甜,可下面的官老爷哪个不是雁过拔毛?上次说赈灾,到咱手里就剩半碗稀粥!” 他边说边把烤焦的炊饼扔到一边,想起去年灾荒时,自己排了三天队,才领到小半袋掺着沙子的糙米。
果不其然,诏令成了一纸空文。衙门依旧该抓人抓人,该收税收税,农民该失业还是失业。流民们拖家带口往关中跑,说是能入籍安顿,结果到了地方,还得给官府当免费苦力。灞水河畔,流民们搭起的窝棚歪歪扭扭,病弱的老人咳嗽声此起彼伏。百姓们编了顺口溜:“皇帝诏令响当当,落地成空一场慌,嘴里喊着为百姓,实际苦水肚里装。” 有个流民小伙不服气,跑去官府理论,却被衙役打得头破血流,扔出衙门时,衙役还骂骂咧咧:“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还敢跟官府叫板!”
秋天,勃海、清河河水泛滥,浊浪滔天,大片村庄瞬间被吞没。官府象征性地开了几天粥棚,粥稀得能照见人影。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排着长队,眼巴巴地等着那一碗救命粥,可粥刚到手,就被几个地痞流氓抢走大半。这边灾情还没处理完,广汉那边就传来大新闻 —— 郑躬带着弟兄们 “造反” 了!队伍从最初的几十人,短短时间发展到近万人,连克四县。
长安的百姓围在城门口听消息,卖糖葫芦的老孙头直摇头:“这世道,官逼民反,郑躬他们怕是实在活不下去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平叛的太守赵护因功升了官,得了百斤黄金,百姓们私下嘀咕:“他这官运亨通,可都是拿百姓的血换来的。” 据说赵护为了邀功,故意夸大叛军数量,还纵容士兵烧杀抢掠,不少无辜百姓惨死刀下。而那些被抓的 “叛军”,很多都是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无奈才跟着郑躬起事。
永始元年,后宫的瓜一个接一个。先是婕妤赵氏的父亲被封为成阳侯,五月,王莽也被封了新都侯,六月,赵氏更是直接被立为皇后,还大赦天下。长安百姓嗑着瓜子议论:“这赵氏姐妹简直开了挂,一路逆袭成后宫大 BOSS,不知道使了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