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百姓却拍手叫好。陈留的百姓王二,以前打官司得跑三个县,现在合并成一个大县,半天就能办完:"以前找官吏得带三斤猪肉打点,现在衙门人少了,办事效率反倒高了,皇帝这波 ' 断舍离 ',断的是官吏的懒筋,舍的是百姓的麻烦,妙啊!" 这一改革,直接砍掉 400 多个县衙,每年节省的粮草能养活十万百姓,刘秀的 "抠门" 治国术,让国库渐渐鼓了起来。
刘秀对军队也来了波 "消肿",罢了郡国都尉官,还让列侯回封地养老。有人担心:"没了地方军,山贼来了咋办?" 他却指着地图笑:"咱有中央军屯驻要地,地方上靠亭长和里正足够了,让列侯们回家抱孙子,别在朝堂上搞小团体。"
渔阳的老卒王虎,穿着穿了十年的军装,被迫脱下换耕牛。起初他蹲在墙角抽闷烟:"当了十年兵,突然让我回家放牛,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但很快发现,没了军队征粮,地里的麦子能多收两石,隔壁县的山贼刚露头,就被中央军剿灭了。他摸着耕牛的耳朵说:"皇帝这招 ' 军转民 ',虽说断了我的军饷,却让我吃上了安稳饭,真香!"
建武六年冬,刘秀干了件让全国农民欢呼的大事 —— 把田租从十分之一降到三十分之一,还特意在诏书中写:"当年打赤眉、平隗嚣,让大家吃苦了,现在军士屯田够吃,该给乡亲们发 ' 减税红包 ' 了。" 河北的佃户刘老三,蹲在田头算完账,猛地拍大腿:"以前交完租剩 50 斛粟,现在能剩 150 斛,明年就能给儿子攒够娶媳妇的彩礼了!" 他特意杀了只老母鸡,祭告祖先:"咱老刘家出了个会算账的皇帝,以后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这波操作,直接让东汉初年的农业产值蹭蹭上涨。南阳的稻田里,新引进的 "刘秀稻" 亩产三石,比王莽时期多了一倍;洛阳的市集上,卖粮的商贩推着独轮车排起长队,粮食多到能酿酒、做醋,老百姓的餐桌终于有了油水。刘秀的 "减税经济学",让东汉初年的 GDP 像开了挂,连西域的商人都听说东方有个 "粟米皇帝",带着骆驼队来换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