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第92章 退休前的职场急救:刘秀的最后 KPI 与柔道治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退休前的职场急救:刘秀的最后 KPI 与柔道治国(1 / 2)

建武二十二年的春天,洛阳城的槐树刚冒出新芽,刘秀却在长安的高祖庙里对着石碑发愣。他穿着素色祭服,手指轻轻摩挲着 "汉太祖高皇帝之陵" 的碑文,恍惚间回到了三十年前 —— 那时他还是个跟着哥哥刘演起兵的毛头小子,连匹马都没有,只能骑牛上阵。如今鬓角已白,腰间的玉佩也磨出了包浆,随行的太医悄悄跟太子刘庄说:"陛下这趟 ' 先帝打卡之旅 ' 走得太急,昨夜批阅奏章时,握笔的手都在抖。" 可刘秀像不知疲倦的老工匠,回到洛阳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各州郡的户籍册搬到寝殿,借着宫灯昏黄的光,逐字核对起边疆迁回的人口数,仿佛是个临近退休却放不下工作的老财务,非要把账本算得明明白白。

五月的南阳地震,像老天爷摔了个茶碗,地裂数丈,房倒屋塌。刘秀正在用午膳,碗里的粟米粥突然泛起涟漪,接着就听见宫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叫。他扔下筷子跑到殿前,只见未央宫的飞檐正在摇晃,瓦片噼里啪啦往下掉,侍从们吓得跪地磕头,他却盯着西南方向皱眉 —— 那是南阳的方向,他的老家舂陵就在那里。

当晚的罪己诏,写得比当年给更始帝的检讨书还诚恳:"地动山摇,咎在朕躬。南阳百姓今年田租刍稿全免,死囚减罪一等,压死者每人发三千钱棺材本,房子塌了的贫困户,欠的口赋逋税全勾销!" 这哪是帝王诏命,分明是企业老板给用户的 "灾后补偿方案",连负责起草的尚书都偷偷在末尾加了句 "吏人死亡而家属无力收敛者,官府出钱雇人安葬",刘秀看后直接画了圈:"就该这么写,别让老百姓觉得咱只会耍嘴皮子。"

南阳的王老汉在废墟里扒拉出半袋粟米,就收到了官府送来的棺材钱和种子,他摸着铜钱上的 "五铢" 字样直抹泪:"当年王莽地震,官府抢粮比贼还狠,如今刘皇帝的钱,可是真金白银送到手里啊。" 洛阳的御史中丞路过南阳,看见官吏们背着粮食挨家挨户送,忍不住感慨:"陛下这招 ' 自黑式营销 ',比王莽的祥瑞把戏高明百倍,百姓嘴里的口碑,才是最好的治国祥瑞。"

司隶校尉苏邺因救灾不力下狱死,吓得其他官员人人自危,生怕成为下一个 "背锅侠"。刘秀却下了道让人意外的命令:"地震当天在一线救灾的官吏,无论结果如何,既往不咎;没到现场的,就算没犯错,也要记过!" 这波 "容错机制",相当于给基层官吏发了 "免责金牌",南阳太守杜诗趁机扩建了二十座粮仓,刘秀得知后,特意在朝会上举着他的奏折说:"杜诗这才叫打工人该有的觉悟,救灾不是应付考核,是给百姓兜底。"

最绝的是对死囚的处理,刘秀把 "减罪一等" 玩出了花样:愿意去边境屯田的,免罪;会盖房子的,直接释放当工匠。有个因盗窃入狱的泥瓦匠,出狱后成了灾后重建的技术骨干,他逢人就说:"皇帝这是给咱犯过错的人一条生路,以后再偷东西,对不起良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