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十四年,匈奴薁鞬日逐王比的使者,带着牛羊和金器跪在五原塞下,递上的 "归附文书" 写得情真意切:"北匈奴苛暴,愿率部曲归附大汉,永为藩臣。" 刘秀看着地图上的匈奴分裂线,想起当年收编铜马军的场景 —— 同样是百万部众,同样是走投无路的归附,只是这次换成了草原骑兵。他对中郎将李茂说:"去告诉比,咱汉朝不是王莽的 ' 新朝 ',不会苛待归附者,给他们分云中、五原的牧场,再送些铁犁牛种,让他们知道,跟着咱混,比在草原喝西北风强。"
南匈奴归附后,刘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八郡百姓重返故土。边民们推着装满家当的牛车,看着曾经被匈奴烧杀抢掠的家园,发现官府早备好了种子和耕牛,每个村口还立着 "汉匈一家" 的木牌。有个叫赵大狗的猎户,在废墟里挖出当年被抢走的猎弓,如今却能在汉军保护下安心打猎,他逢人就说:"皇帝这波 ' 返乡创业大礼包 ',比当年收编铜马军的粮食还实在,咱老百姓就图个安稳。"
北匈奴单于听说南匈奴归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派使者带着骏马和貂皮,来武威郡求和亲。刘秀却玩起了 "佛系外交":"和亲可以,但得按咱汉朝的规矩来 —— 每年进贡别超过十车,边境互市不许抢东西,咱不称帝,你们也别称单于。" 他心里清楚,南匈奴已经成了汉朝的 "草原分公司",北匈奴就算想搞事,也得先问问南边的 "兄弟公司" 答不答应。
最让大臣们佩服的,是刘秀对匈奴的 "养鱼哲学":不赶尽杀绝,也不姑息纵容。他派中郎将段郴去授南单于玺绶时,特意交代:"别摆天子架子,就说咱汉朝是个大作坊,你们负责放羊牧马,我们负责织布种地,各赚各的钱,别学王莽搞 ' 大熔炉 '。" 这种务实的外交政策,让汉匈边境消停了几十年,连西域的商人都知道:"走汉匈商道,比走王莽时期安全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