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空囊方见真滋味
金饼散尽那夜,铁冠道人踏月而来。杜子春掏出空钱袋笑道:"老神仙还要试我几次?"道人却指着他腰间玉佩:"怕不怕连这个也丢了?"话音未落,玉佩已化作青烟。杜子春拍手称快:"妙哉!省得我当玉换酒钱!"
这番做派让道人抚掌大笑。原来真正的试炼不在散财,而在破除"得失心魔"。就像《史记》记载的范蠡三聚三散,杜子春三次得失间的眼神变化,恰似铜镜越磨越亮。当他能笑看黄金成土时,方悟《周易》"亢龙有悔"的真谛——至富者不畏贫,正如至强者不逞勇。
五、明月依旧照空囊
十年后有人见杜子春在终南山结庐,屋内无床无灶,唯悬一破钱袋于梁上。樵夫问其故,他指着钱袋道:"当年这里面装过黄金万两,装过父母遗骨,装过仇人血书——如今你看它可还装得下什么?"山风穿囊而过,呜呜如埙。
这空囊禅机,暗合《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义。正如铁冠道人临终所言:"世人怕失钱财如怕失魂魄,却不知魂魄本不在钱囊中。"杜子春最终在雪夜坐化,身无长物,唯留石壁刻诗:"曾携千金醉红楼,今披风雪笑王侯。若问长生何处觅,且看空囊悬北斗。"
正是:
三入长安试道心,黄金粪土等轻尘。
莫道得失天大事,且看空囊悬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