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回去吧。”林氏加快手中的动作,然后将纱布盖在豆腐上,拍了拍手道,“走吧,剩下的明天再做。”
黄氏把最后的搞定,也跟了出去。
林氏一边出去一边高声道,“三郎饿了,我们就先回去吃饭了,你们在后面记得把门关好啊。”
“婶子放心,我们一定给你收拾好的。”
三人刚走到村道上,便碰到抬酒回来的沈七刀和沈继业,跟在后面的沈月和沈杏,各自捧着一小盅酒酿蛋花。
“爷爷,这次酿了多少?”
沈家用的酒,不是跟翠花家买的,而是拿去给翠花爹加工的。
直接买酒太贵,沈淮就想了泡果酒的办法。
村里有橙子、山梨、柚子等水果,价格十分便宜,完全可以就地取材,顺便还能帮村民赚点辛苦钱,一举两得。
泡果酒的方法也很简单,去皮去核捣烂,加上酒曲自然发酵两三个月就行。
不过果酒度数低,不适合用来制作腐乳,需要蒸馏之后才能用,于是沈家又跟翠花家合作了,加工一次一百文。
前三年,翠花爹扩建了豆腐房,还请了五六个帮工,如今已是万秀村的富户之一。
“今天就酿了这一坛,估摸还要酿个三天。”沈七刀说,“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了,得多酿一些,到时候也给买主们送上一些。”
一坛五十斤,再酿三天就是两百斤。
“爷爷,两百斤可能不够,像林家、魏渠舅舅、福满楼这些买主,得维护好关系,至少要送两坛十斤装的,不然就显得太小气了。
那些负责拉货的伙计,也要送一坛小的,至少要准备五百斤这样。”
沈继业听言,快速算了一笔账,“原料加酿酒钱,大概也就三两这样,最多不超过五两。”
那不贵。
而且他们家的酒,并不比外面卖的差,当年礼送,正好用得上。
思索间,沈七刀点头道,“那便多酿点吧,等开春了,再去你二叔公家订李果,等毛桃熟了在泡毛桃酒。”
这些果,便宜量大,比用粮食酿的划算太多。
到家后,黄氏立即添火加菜。
沈淮去灶房拿碗筷,沈月沈杏打饭。
一家人围着火盆,边吃饭边聊家常。
沈继业和林氏知晓沈淮学业紧张,还是简单的跟他说了作坊的情况,或者听到一些八卦信息,也跟他说了。
沈淮也会主动跟他们说学堂的事情。
比如小魏夫子叫 他们晨练,还有月考时放的馊水,听得沈月和沈杏笑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