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并不难,只要跳出框架之外,就很好发挥。
沈淮稍作思考便回答了问题,语言简练,条理清晰,观点清奇。
“很不错。”教谕夸赞后,给大家讲解破题思路,即将下课时,强调道,“有空多去藏书阁看看,科举考四书五经,但不限四书五经。
多看多学,才能拓宽思路,开阔眼界。”
下课后,众人将沈淮围住。
“沈兄,你是有什么破题秘诀吗?能否与大家分享分享?”
“沈兄,除了四书五经,你一般都看什么书啊?”
“沈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想从沈淮身上得到一些东西。
沈淮正要开口时,就听到身后的顾舟说,“你们别挤着沈淮了,上次岁考,他已经分享过要领了。
你们想要破题入神,单凭四书五经肯定不行。”
话音刚落,赵学子就耿直道,“顾兄,我们问的是沈兄,又没问你,在且你的水平跟我们差不多。”
“你……”
沈淮按住顾舟的肩,开口道,“其实,顾兄说的并没有错,我平时除了看四书五经,还会去墨香阁买真题。
只要肯花钱,墨香阁便能为你搜来各种各样的题目。
解的题目多了,破题思路自然变宽。”
“可是墨香阁的真题很贵。”有人皱眉道。
“一分价钱一分货,好东西价格自然就贵。”沈淮看着那人,“我们从启蒙到院试,哪样不花钱?”
那人不说话了。
倒是孙学子问道,“沈兄,你买的真题,一般什么价位?”
“一两到二两不等。”沈淮说,“墨香阁是县城最大的书肆,有自己的门道,只要出得起价格,掌柜的一般不会拒绝。
若是书肆办不到,他们也会退还银钱,不用担心他们坑钱。”
姓王的学子突然一脸谄媚,“沈兄,你之前的真题,我愿意出一天十文的租金,租借你几天,不知你意下如何?”
不等沈淮回答,赵学子就先跳起来,“一套真题一二两银子,你借一天的功夫就能把真题抄录下来,当沈兄傻子啊?”
王学子瞬间尴尬起来,“我没这个意思。”
“呵,算盘都崩到沈兄的脸上去了,当我们眼瞎呀。”孙学子看不惯对方的算计,“王兄,做人不要太精明了。”
“我……”
“别你啊我的,你什么心思我们大伙儿知晓,不用解释。”又有人出来说话,“你想便宜点大家理解,但花十文钱抄下真题,想的也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