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国大事,按理说来,不应由“后宫”干涉。
但现在林冲并未称帝,安北军也不是朝廷建制,杜慧娘更不是什么后宫女子,而是前线战将。
林冲的几位娘子之中,贞娘自是无可非议的第一夫人,日后也会是母仪天下的开国皇后。
虽然不通武艺,不在前线抛头露面的那个。
但是,她的威望和作用,都是无人可以置喙的。
掌管内政,统率万千属民,运筹诸般后勤,使安北军这个大家庭,能顺利运转。
协助军政民政,稳定后方,支援前线,是大军底气所在,是大家没有后顾之忧的保障。
剩下的慧娘和三娘,都是纯粹的武将,身为女子,却武艺高强,不避矢石,亲临前线统军征战,助林冲横扫天下,攻伐四方,同样功勋卓着。
而且他们身份特殊,都能这般不计生死,南征北战,其余将士,怎能不拼死向前,奋勇杀敌?
所以,此事她有话语权,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林冲的意见。
这甄臣想要争取优待,那是给了萧嘉穗一个难题。
一直以来,高丽将士要投靠安北军,都是要献出家产土地,将族人送去登州安顿,才可以继续留在军中听用。
不同的是,其余人都是战败投诚,而甄臣则是主动投诚,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
安北军不费一兵一卒,取下尚州,将庆尚道全部收入囊中,自是占了大便宜。
对待甄臣这个有功之人,自然不能苛待,不能如对待拓俊京等人一般处置。
但是要格外开恩,必须有个由头,让众人心服口服。
所以这个话,不能由萧嘉穗来说,也不能由其余将领来说,否则就是坏了规矩,日后会被人当做把柄,来干扰安北军的策略。
因此,此事只能由杜慧娘决定,而且是个人意愿的决定。
日后有人质疑,便可以以此为借口,让那些人闭嘴。
毕竟这是甄臣讨了夫人欢心,得到的恩赐,不是安北军的规矩,是夫人个人的意思。
杜慧娘自然是聪慧的,于是当即配合萧嘉穗,拟写了一封信件,以个人名义承诺了甄臣一些优待条件,让其安心献城投降。
甄臣收到信件,见说自家能留下一半家产土地,族人也不必送去登州安顿,他还可继续领尚州都监一职,顿时喜出望外,对杜慧娘自是千恩万谢。
再无后顾之忧的甄臣,立即“劝降”了太守王璇,带领城中军民,开城投降,迎接王师。
萧嘉穗顺利领兵进城,接管尚州军政事务,休整兵马,等稳定了全罗道局势,再挥军进入杨广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