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这边,取了平壤之后,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进入西海道地界。
又派遣水军呼延庆部,顺海南下,直扑西海道重镇海州。
他则统率马步军兵,由陆路推进,逼近海州。
海州原名孤竹,汉属带方郡,高句丽时称内未忽郡、池城、长池,新罗文武王之后属汉州,景徳王二十一年(762 年)改称瀑池。
940 年,高丽太祖因其临海而改称 “海州”,成宗时置州牧,后置节度使。显宗时废节度使,置安西都护府,为四都护府之一。
现被王俣升为大都护府,地位显要。
因其濒临海州湾,是高丽西海岸的重要港口城市。
周边地形多样,有山地、平原和沿海地带。
凭借其港口优势和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与高丽文化交流地和贸易港。
有港口,自然少不了水军把守。
如今高丽最后一支成规模的水军,就驻扎在海州湾。
由当地豪族王氏子弟王桂统领,全军三千余人。
王氏是海州豪族,能人辈出。
现年五十三岁的王字之,是朝中大臣兼将领,此前曾参与了曷懒甸之战,还曾两次出使宋朝,担任过殿中少监、左散骑常侍、同知枢密院事等重要职务,此事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判户部事。
有这样的大佬在朝中运筹帷幄,海州军政事务,自然是格外上心,所以,这水军统领之职,被掌握在侄子王桂手里。
另一豪族吴氏,也是海州不可忽视的存在。
三年前去世的吴延宠,曾与尹瓘一起担任北伐女真的副元帅,多次与女真交战,官至门下侍郎平章事。
虽然此时其已去世,但余威犹存,家族底蕴尚在,这海州大都护一职,正由其族侄吴尚担任。
可惜其并无子嗣,否则吴氏的地位,恐怕还要再往上走一走。
此外,崔氏也是海州大族,其祖上崔冲是高丽王朝着名学者和政治人物。
他于穆宗八年(1005年)高中状元,历任显、德、靖、文四朝,官至门下侍中。
文宗七年(1053年),崔冲辞官后首创私学"文献公徒",又称"九斋学堂" ,分九斋教授儒学经典,广收门徒,推动儒学教育深入民间,被尊为"海东孔子"。
他参与编修高丽太祖至穆宗时期的实录,并在担任高丽参知政事修国史时参加撰写了《显宗实录》,对高丽史学发展亦有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