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国建立后,新设的五军都督府,为昭国正式军方称谓。
原安北军名号弃用,将原东西南北中军,改为左右前后中军都督府。
即以燕京为中心,面北而立,改北路军为前军都督府,改南路军为后军都督府,改西路军为左军都督府,改东路军为右军都督府,改中路军为中军都督府。
原本以五大军师充任统帅的布置也相应调整,五大军师改任内阁大臣,协助昭王林冲处理全国军政事务。
统兵大权,则下放三军将帅。
杜壆为前军都督,都督府设在辽国原西京大同府,威慑辽国、西夏和宋国边镇。
石宝、张顺为副都督,协助杜壆统帅三军,行掌管兵马操练、屯田、生产事务;掌管军籍,负责登记和管理军队人员的信息,包括士兵的姓名、籍贯、入伍时间、军职等,以便于对军队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参与昭国军事决策,与兵部互相配合协调,都督府有统兵权但无调兵权,兵部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兵部负责军队的任免、升调、训练等事务,同时也参与军事决策和战略规划。
下设同知、佥事职务,前军同知,由王寅、呼延灼、司行方、縻貹四人担任;佥事则由卫鹤、高可立、韩韬、彭玘、龚旺、丁得孙、杜微、徐白、薛斗南、黄爱、马麟、雷横、张横、党世雄等人轮流担任。
平时轮值,战事根据具体安排,由人固定担任,负责领军作战,开展军事行动。
这样的人员布局,是林冲的创新和对昭军开国功臣的特殊照顾,让所有为了昭国大业流血流汗的兄弟,都能有一个大好前程。
起点由林冲铺垫好,往后能走到什么地步,就看他们各自本事。
其中,王寅本来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但是他在清楚了所在的北路军改组为前军都督府后,知道往后作战任务最大、立功机会最多的军队,就是前军都督府。
因此,他十分坚决的向林冲请辞兵部尚书一职,要继续留在军中任职,争取日后立下更大的军功,为昭王殿下打下更大的地盘。
林冲见说,也就乐得做个顺水人情,答应其所请,任命他为前军都督府同知。
而兵部尚书的人选,林冲最终选定了李纲。
没错,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和引导,加上实际行动的证明,打赌输了、留在泰州任职知州一职的李纲,在得知林冲先后率军收复燕云、击败金军后,夺得原辽国故地,后金国占领的苏州、开州后,就已经转变了心思。
全心全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彻底融入安北军大家庭。
安北军攻灭高丽,林冲在开京传出称王消息后,他不仅十分振奋,还写了折子送去开京进行祝贺,现在更是心中火热,要为了新生的昭国而发光发热。
至于半死不活的大怂,他已不再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