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不欢而散。龙安心收拾资料时,注意到老人们聚在阿公身边低声交谈,而年轻人则簇拥着阿吉快步离开。合作社的木门被摔得震天响。
"他们不懂。"吴晓梅突然说。她手里拿着一片绣到一半的布,上面是鼓楼的图案。"阿吉五岁时在鼓楼发过高烧,是务婆唱了三天《驱病歌》才好的。现在他全忘了。"
龙安心望向窗外。夕阳西下,古老的鼓楼矗立在寨子中央,檐角的风铃在晚风中叮当作响。与周围新建的砖房相比,这座全木结构的建筑显得低矮陈旧,但它承载着这个苗寨几百年的记忆——节日集会、歌师传唱、款约裁决,都在它的荫庇下进行。
"两边都有道理,"龙安心叹气,"年轻人想过现代生活没错,老人想保护传统也对。"
吴晓梅将绣片举到窗前,夕阳透过布料,在墙上投下鼓楼的剪影:"可传统断了,他们还是苗家人吗?"
这个问题在接下来两天萦绕在龙安心心头。他看见阿吉和几个年轻人骑着借来的摩托车在寨子里呼啸而过,尘土飞扬;也看见阿公独自在鼓楼前徘徊,枯瘦的手掌抚过那些开始腐朽的柱础。
第三天清晨,龙安心在合作社门口贴出一张手绘表格,上面详细列出了各种工作的"积分"——采摘危险地带的野果(50分)、记录整理古歌(30分)、参与产品创新(20分)等等。最下面用红笔写着:"1积分=10元分红权,可兑换现金或存入鼓楼修缮基金,基金满3万元即开工。"
"这是什么?"最早来的阿吉皱着眉头问。
"新制度,"龙安心递给他一张说明,"想多拿分红,就多挣积分。比如你去采鬼见愁崖的柿子,除了基本工资,还能得50积分,相当于多500元分红。"
阿吉的眼睛亮了起来:"那我要是挣够100积分..."
"一千块直接进你口袋,不影响基本工资。"龙安心拍拍年轻人的肩膀,"但如果你愿意把其中20分捐给鼓楼基金,合作社再额外补贴10分。"
阿吉挠挠头:"就是...我捐200块,你们再给我100?"
"对,但这300都会进鼓楼基金,你自己拿不到现金。"龙安心指向表格最下方的进度条,"等这个基金满了,不管年轻人老人,每人额外发500块奖金。"
陆续到来的合作社成员们围在表格前议论纷纷。龙安心看到张明正用手机计算着什么,突然抬头问:"这是变相的绩效激励加上众筹模式啊!你从哪学的MBA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