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肯用手机录,"吴晓梅翻译道,"说古歌必须'用钢笔写在好纸上',这是规矩。"
龙安心想起非遗申请时务婆坚持手写谱系的情景。对老人来说,某些仪式感比效率更重要。他迅速调整方案:"好,晓梅你负责记录歌词,我用专业设备录音做备份,张明可以..."
"张明去省城买药材了,"吴晓梅说,"一时回不来。"
"那就我们俩。"龙安心跑回合作社,取来录音设备和笔记本电脑。
当他们回到务婆家时,老人已经被扶到火塘边的藤椅上,身上裹着厚厚的毛毯。吴父在火塘里添了几块枫木,火光映在务婆沟壑纵横的脸上,给她镀上一层短暂的红润。
"开始吧。"吴晓梅打开笔记本,钢笔吸饱墨水。
龙安心调试好录音设备,比了个OK的手势。
务婆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当她再次开口时,声音虽然微弱,却出奇地清晰有力。那不再是病榻上的呻吟,而是一位歌师庄严的吟诵——苗族创世史诗《开天辟地歌》的第一章。
"云雾生下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下十二个蛋..."吴晓梅快速记录着,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龙安心则盯着录音设备的电平表,确保每个音节都被清晰捕捉。
录制进行了约十分钟,务婆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她停下来喘息,吴晓梅赶紧递上药茶。老人啜饮几口,坚持继续。
第二章讲述的是鹡宇鸟孵蛋的故事。务婆的嗓音变得更加嘶哑,但音调依然准确。龙安心注意到,每当唱到关键情节,老人的手指就会不自觉地做出相应动作——模仿蝴蝶振翅、鹡宇鸟翻蛋...仿佛整个人都回到了创世之初的神圣时刻。
突然,务婆剧烈咳嗽起来,歌声戛然而止。她弯下腰,痛苦地捂住胸口。吴晓梅连忙拍背,村医上前检查,示意暂停录制。
"今天就到这里吧,"村医低声说,"太耗神了。"
务婆却抓住吴晓梅的手腕,用苗语急切地说着什么。龙安心听不懂,但从吴晓梅惊讶的表情判断,内容非同寻常。
"她说..."吴晓梅转向龙安心,"要我们明天带三样东西来:一块新白布、一包盐巴,还有...合作社最好的录音笔。"
龙安心一头雾水,但还是点头答应。务婆又说了几句,便疲惫地闭上眼睛。村医示意大家退出,让老人休息。
"她说什么?"走到院子里,龙安心忍不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