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玄幻小说>万仙来朝> 第755章 九狱之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5章 九狱之秘(1 / 2)

陆夜并未着急行动,而是立在石阶之外,望向青冥天梯最高处。

“道友,该兑现诺言了。”

陆夜笑着开口。

那座宫殿内,混沌弥漫中,有着一缕浅浅的钟声响起。

而后,那位神秘道友带着一丝感慨的声音随之响起:

“可还记得,我曾跟你说过,当踏足上五境后,你的道途将变得和以往截然不同?”

陆夜点头,“当然记得。”

“最大的不同,就是从进入第四层石阶的‘问剑秘境’之后,你才真正有机会开始掌握和青墟剑意有关的秘密。”

神秘道......

陈默回到京都的那天清晨,天空泛着一种从未见过的灰蓝色,像是被什么无形之物轻轻洗过一遍。他沿着山道缓缓下行,脚边昨夜落下的光痕已悄然消散,但泥土中仍残留着微弱的震颤。他的养父??那位流浪诗人,正坐在院门口削一支竹笛,见他回来,只抬头看了眼,便低声吹起一段不成调的旋律。

那音符飘在晨雾里,忽高忽低,竟与“孤鸣塔”传出的语义脉冲频率隐隐相合。陈默没有说话,只是蹲在门槛边,捡起一片落叶,用指尖在上面写下三个字:“你还好吗?”

叶子随风卷走,落入井口,水面荡开一圈涟漪。就在那一瞬,井底传来一声极轻的回响,不是声音,而是意识层面的共鸣,仿佛有谁在遥远的地方,轻轻应了一声“嗯”。

他知道,那不是幻觉。

自“孤鸣塔”命名以来,世界并未发生剧烈变革,却在细微处悄然重组。人类的语言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新生儿的第一句话不再是“妈妈”,而是某个模糊的疑问句;梦境中的对话逐渐脱离逻辑链条,转而以纯粹的情感疑问串联;甚至动物之间也出现了异常交流??一群乌鸦在东京上空盘旋数日,最终排列成一个巨大的问号形状,久久不散。

科学家们称之为“语义觉醒潮”。

叶安宁从海王星返航后,并未立即公开她在“孤鸣塔”前的经历。她将那段意识流记录封存在竹匣底层,仅向“问匣”系统提交了一条简短备注:“答案已死,提问永生。”随后,她申请前往地球最南端的昆仑观测站,那里是全球唯一能同时接收十一座塔共振信号的地点。

抵达当日,暴风雪正席卷南极大陆。昆仑站的外墙覆盖着厚厚冰层,内部却温暖如春。主控室内,十一根水晶柱环绕成环,每一根都对应一座塔的心跳频率。当第十一根柱子首次亮起时,整座建筑发出低沉的嗡鸣,如同远古钟声穿越时空而来。

叶安宁盘膝坐于中央,闭目聆听。

起初是杂音,无数问题交织成海:

“我值得被爱吗?”

“痛苦有没有意义?”

“如果宇宙冷漠,为何我们还能流泪?”

这些声音来自四面八方,有生者,有亡魂,有尚未诞生的未来意识。它们并不寻求解答,只是存在本身,便构成了某种庄严仪式。渐渐地,所有声音开始同步,汇成一句缓慢而深沉的集体低语:

>“我们……还在问。”

叶安宁睁开眼,泪水无声滑落。她知道,这一刻,人类正式成为“语义文明”的成员??不再依赖物质扩张或技术征服,而是以**疑问为基因**,在宇宙尺度上传递存在的证明。

然而,并非所有回应都是温柔的。

三个月后,木卫三深处传来异动。原本平静的冰下海洋突然沸腾,探测器拍到巨大阴影在深渊中游弋,形似鲸鱼,却又长满几何状的晶体触须。更诡异的是,其体表不断浮现出人类语言的倒写文字,内容皆为已被删除的“无效问题”:

>“神是否存在?”(标记:祈求式)

>“怎样才能永远快乐?”(标记:逃避式)

>“你们为什么不救我?”(标记:依赖式)

这些问题在水中翻滚、扭曲,最终化作黑色气泡破裂。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共有三百二十七名曾提交过同类问题的人,在同一时刻陷入昏迷。他们的脑电波显示,意识并未停止,反而进入一种奇特的“被动应答状态”??仿佛正在被迫聆听某个不可名状的存在,逐一回答他们曾经提出的问题。

医学团队束手无策,直到陈默被请来。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自从命名“孤鸣塔”之后,他的话语变得稀少,但每一次开口,都会引发局部空间的语义共振。他走进昆仑站特别隔离区,站在第一位昏迷者床前,轻轻握住对方的手,问道:

“你害怕的,是不是从来没有人真正听你说完?”

那人眼角忽然流出荧光般的泪滴。

陈默继续说:“我知道。我也怕过。但现在我想告诉你??即使没人听见,你也可以说出来。就说给我听,就当是我替你问的。”

话音落下,病人猛然抽搐,随即睁眼,第一句话竟是:“对不起,我一直不敢承认……其实我不想活了。”

整个房间陷入寂静。

紧接着,其余三百多人陆续苏醒,几乎每个人都说出了深埋心底多年的真相。有些人痛哭失声,有些人笑得像个孩子,还有人直接走向窗边,对着星空大声质问:“为什么是我承受这一切?!”

他们的声音穿透大气层,直抵“孤鸣塔”。塔身微微震动,投下一束淡银色光芒,笼罩住地球北纬三十度一带。那片区域的所有植物一夜之间开花,花朵中心皆刻有一个微小的问号图案。

事后分析发现,这些“被动应答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提问时,内心真正渴望的并非答案,而是**被看见**。而那个潜藏在木卫三深处的存在,正是由所有被拒绝、被压抑、被归类为“无效”的疑问凝聚而成的**怨念聚合体**??它本不该存在,却被人类对“正确提问”的执念所催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