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来自后世的穿越者萧有和,被沉重的思想包袱压得几近窒息。他怀揣着改写古老文明百年屈辱的宏大抱负,却又因害怕自己的介入会给深陷苦难的国人带来更多灾祸,在时代的惊涛骇浪前,始终畏畏缩缩、被动应对。幸而得到玄逸道长的耐心开导,他才终于卸下了压在心头许久的巨石。正沉浸在这难得的宁静与感悟之中,突然,一个小道童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求见,说有个叫赖汉英的人火急火燎地要见主人。
萧有和好不容易在玄逸道长的点拨下,摆脱了那背负许久、如山般沉重的思想包袱。此刻,正置身于元明庵那静谧的偏殿里,那温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暖烘烘地落在他身上。箫有和闭目静坐,沉浸在这久违的宁静之中,心中的感悟如同春日里刚冒头的嫩草,正一点点生长。这份平静,就像一潭深不见底、不起一丝波澜的湖水,平和而安宁。
然而,道童那句 “有个叫赖汉英的,急着要见小主人”,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这消息就像一颗巨石,“扑通” 一声砸进了他内心的那潭湖水里,刹那间,水花四溅,波澜起伏。萧有和猛地睁开双眼,眼中满是惊愕。他的脑海瞬间变成了一片嘈杂的战场,无数关于赖汉英的念头如千军万马般奔腾而过。赖汉英为何此时前来?又为何如此急切?一个个疑问在他心头萦绕。
紧接着,不安的感觉如潮水般迅速涌上心头。他深知,在这个风云变幻、充满变数的时代,每一个突如其来的状况,都可能是一场风暴的前奏。就连向来沉稳的他,此刻也不禁感到害怕,害怕这背后隐藏着难以预料的危机与挑战。那些好不容易被他抛到脑后的忧虑,此刻竟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饿狼,张牙舞爪地又要卷土重来。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
但萧有和终究不是轻易就能被打倒的人。短暂的慌乱之后,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既来之则安之”,这是玄逸道长说过的话,而他,是那个一心想要改变时代、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的人,这份责任感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此刻,责任感就像一盏明灯,瞬间驱散了他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他迅速调整状态,把那股不安转化为直面未知的勇气。太平天国已经失败,自己还带着太平军的余部逃亡,他必须直面这一挑战。
他站起身,挺直脊梁,心中的斗志重新熊熊燃起,大步迈向殿外,准备去探寻赖汉英求见背后的一切,迎接新的未知与战斗,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也要去争一争。
元明庵庵门外,赖汉英正在焦急地踱步等待。他收到了曾水源送来的急报,原来,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干王洪仁玕的保护下抵达了湖州,受到堵王黄文金、辅王杨辅清、昭王黄文英和匡王赖文鸿的拥护。黄文金是湖州太平军的主要统帅,1864 年年初清军左宗棠部进攻湖州时,他率军多次与清军交战,在思溪、双福桥等地取得胜利。然而,箫有和穿越前的那段历史上,随着太平天国整体形势急剧恶化,黄文金在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撤退途中受伤,最终于 1864 年 9 月 5 日伤重而死。杨辅清与黄文金共同负责湖州的防御,他与昭王黄文英、匡王赖文鸿都是湖州太平军的重要将领,参与了湖州的防御战,在天京陷落后协助幼天王撤离湖州。